美強令香港出口品標“中國制造”,港府強烈反對
近日,美國政府草擬一份公告稱,由香港制造、出口美國的商品必須在9月25日之后標明為“中國制造”,而不能再按此前約定將原產地標注為“香港制造”,否則將會受到10%的懲罰性關稅;美國《聯邦政府紀事》甚至聲稱:“……即香港不再具有足以證明有理由將其與中國區(qū)別對待的自治權”。
來源:轉自騰訊網
該新政被認為是美國將中美貿易摩擦擴大化的一種表現,將會導致香港制造企業(yè)面臨與中國內地公司一樣的貿易戰(zhàn)關稅。
香港對美貿易額并不大
由美國于2018年發(fā)起的中美貿易摩擦,已經致使中國出口美國的5500億美元商品被征收10~25%不等的不合理關稅,截至目前,雙方的貿易爭議非但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反而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臨近,美國加大了對中國制造業(yè)的施壓力度,僅今年上半年就有超過44家中國高科技公司受到美國制裁威脅。
不過相比中國大陸與美國的5500億美元出口商品相比,香港對美國的出口份額并不高。
2019年,香港和美國的貨物貿易總額是5170億港元,占香港貨物貿易總額的6.2%,其中輸往美國的本地產品總值僅為37億港元,占香港對美總貨物出口額的0.72%;其余出口產品幾乎都是轉口再出口商品。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香港與美國的貿易中,最大受益方不是香港,而是美國,據統計,2010-2019年10年間,美國通過對香港貿易累計取得了31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僅2019年就超過260億美元,是美國眾多貿易伙伴中最高的經貿體。
進入2020年,受香港暴動以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1-5月香港對美出口商品同比下降22.3%,愈發(fā)降低了美國市場在香港出口貿易中的重要性。
實際上,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香港的制造業(yè)就已經在向中國內地及東南亞轉移,已由80年代的制造中心轉為中國對外貿易的中轉站;其本地制造業(yè)主要側重于民生領域。
從今年上半年香港對美出口的本地產品看,珠寶成為香港對美第一大出口商品,占比將近一半;其次為食品,占比約為10.7%。
根據中美今年1月份的貿易協定,美國對華珠寶征收的關稅已經從此前的15%下降至7.5%;根據美國新規(guī),香港對美國出口商品受影響最大的正是珠寶。
美方說辭自相矛盾
從貿易額及加征關稅幅度看,香港對美貿易本地制造體量非常小,美方做法對香港的影響也相當有限;不過,結合此前美國對中國大陸商品加征關稅的理由,發(fā)現兩次制裁出現了自相矛盾之處。
此前美國對來自中國大陸商品加征關稅的重要理由是,美方在與中國大陸歷年的貿易中一直處于逆差狀態(tài),為吃虧的一方,加征關稅就是要改變這一局面。
而此次美國對香港的變相加征關稅措施,明顯與其此前對中國大陸加征關稅的說辭背道而馳,因為美方在對香港貿易中,明顯處于獲益的一方。
需要說明的是,香港雖然隸屬中國,但在“一國兩制”體制下,香港是一個獨立的貿易經濟體,美國要求將“香港制造”標注為“中國制造”,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表示,這是指鹿為馬的行為,不僅會令香港制造商為難,也會令不認可該做法的相關地方海關尷尬。
針對美國做法,香港制造商將會減少對美國的出口,甚至是放棄美國市場。
港府回應:強烈反對
事件發(fā)生后,香港政府在政府官網回應強烈反對美方的不合理做法。
特區(qū)政府表示,新規(guī)定源于美國上月14日發(fā)出的總統行政命令,反映美國無視香港作為世界貿易組織單獨成員的地位。
回應同時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在“一國兩制”下享有單獨關稅區(qū)的獨特地位,是根據國家《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并獲世貿等多邊組織認可,并非個別國家施予或可以撤銷。
港府回應(來源:香港政府新聞網)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8日立即報名>> 【在線會議】英飛凌新一代智能照明方案賦能綠色建筑與工業(yè)互聯
-
7月22-29日立即報名>> 【線下論壇】第三屆安富利汽車生態(tài)圈峰會
-
7.30-8.1火熱報名中>> 全數會2025(第六屆)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
-
7月30-31日報名參會>>> 全數會2025中國激光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峰會
-
即日-2025.8.1立即下載>> 《2024智能制造產業(y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藍皮書》
-
即日-8.30免費下載>>> 福祿克在線溫度監(jiān)測應用案例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