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數字轉型!洛馬公司新數字工廠已建成、“星驅動”項目再揭秘

2021年8月10日,美國洛馬公司宣布其位于加州帕姆代爾(棕櫚谷)“臭鼬工廠”廠區(qū)的“智能工廠”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這是洛馬公司2021年在美國開設的四個制造轉型工廠之一。該設施被洛馬公司稱為“智能、靈活的工廠”(Intelligent, Flexible Factory),融合了該公司全部三項先進生產優(yōu)先事項:智能工廠框架;技術賦能的先進制造環(huán)境;靈活的工廠結構,具備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任務所需的速度和敏捷性。通過結合人和機器的力量,制造工匠將在該制造設施中使用數字工具以最高效率執(zhí)行操作。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增強現實技術的綜合減少了對硬工具的需求,提升了人的體驗,并推動持續(xù)快速創(chuàng)新,洛馬公司稱“新設施的技術使公司能夠超越制造優(yōu)化,進入下一次數字革命”(The technology in our new Palmdale facility lets us go beyond manufacturing optimization to the next digital revolution)。

這座占地 21,5000 平方英尺(約合2萬平方米)的“智能-靈活”工廠可容納 450 多名員工,工廠具備數字基礎,能夠集成智能制造手段(如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增強現實技術)、搭載物聯(lián)網并快速、經濟地提供尖端解決方案(美國洛馬公司圖片)這座新工廠將用于生產何種裝備仍是機密,但“臭鼬工廠”副總裁兼總經理杰夫·巴比奧尼(Jeff Babione)表示,新工廠的技術讓“臭鼬工廠”進入了下一個數字革命,他希望工廠能建造戰(zhàn)斗機、偵察機以及高超聲速導彈。巴比奧尼拒絕透露美空軍發(fā)展未來戰(zhàn)斗機的“下一代空中主宰”(NGAD)項目是否會在這里建造,但他解釋說,該工廠可以同時批量生產多個項目。幾乎可以確定的是,三大航空防務承包商之一的波音、諾格或洛馬已經建造了NGAD的原型機,其中洛馬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制造隱形戰(zhàn)斗機和將被NGAD取代的F-22戰(zhàn)斗機的公司,該公司還專為NGAD項目設立了媒體聯(lián)絡渠道。在2021年4月發(fā)布的《雙年采辦報告》中,空軍表示采用數字工程技術開發(fā)了這架秘密戰(zhàn)斗機,旨在大幅縮短開發(fā)新飛機的時間。至少,新的工廠遵循了與之相同的靈活和快速開發(fā)的數字原則。

“臭鼬工廠”在X-59制造過程中采用了大量數字化與自動化技術,例如通過“螺栓連接和機器人自動鉆孔系統(tǒng)”(CORBA)實現一系列制孔自動化操作,一次交檢合格率超99%(美國洛馬公司圖片)在宣布新工廠落成的發(fā)布會上,勢必銳航空系統(tǒng)公司展示了其與“臭鼬工廠”聯(lián)合的“北極星”(Polaris)數字工程和先進裝配演示驗證項目!氨睒O星”含義如其名,是洛馬探索數字工程轉型的“探路者”項目,也是其大型投資項目“星驅動”(StarDrive)的一部分(“星驅動”數字工程集集成了先進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工具,正在重新設計在完全集成的數字工作環(huán)境中運行所需的文化、流程和工具,以在短時間內滿足所有的開發(fā)需求),用于驗證產品從初始設計到最后組裝等整個開發(fā)過程的改進效果。勢必銳公司作為一級供應商,被加入到洛馬的集成數字環(huán)境(IDE)中,可基于該環(huán)境在演示平臺上驗證先進的生產流程!氨睒O星”項目重點以X-59靜音超聲速技術飛機的設計開發(fā)為演示對象,通過收集指標和最佳實踐,以指導后續(xù)改進和轉型。項目開發(fā)過程中,“臭鼬”團隊和勢必銳團隊基于同一個 IDE開展合作。通過使用精確的數字工程來生產精密零件,可完成全尺寸孔確定性裝配(FSDA),避免了昂貴、耗時的手工裝配。更重要的是,在同一個真相源下、同一個實時環(huán)境中共同工作,雙方可以無縫獲得設計更新、任務狀態(tài)和反饋信息,并共享所有成果物的單一(唯一)數據庫,包括CAD、系統(tǒng)工程和項目規(guī)劃數據。 “北極星”項目中,研發(fā)團隊可以同時開展工程研制和生產規(guī)劃兩項工作,既能減少項目預期成本又能縮短生產周期,既有利于研發(fā)團隊清晰地掌握產品需求,又能對生產流程進行設計、規(guī)劃、仿真、實施和驗證,在實際開始制造之前研判出可能遇到的問題并提前修改,最終使產品裝配時間減少70%,初始質量提高95%。

“北極星”團隊與勢必銳公司合作,演示了X-59的部分結構的全尺寸確定性裝配。使用“星驅動”工具集,勢必銳公司可以在運輸之前就將部件制造完畢(包括鉆孔等需要配合的部分),而無需運送到交付工廠后再為后續(xù)裝配做準備,從而大大縮短了裝配時間(美國洛馬公司圖片)通過“北極星”項目,勢必銳公司得以將數字設計和制造方面的商業(yè)最佳實踐無縫集成到洛馬的IDE中,實現了基于兩家公司團隊優(yōu)勢能力的可生產解決方案的協(xié)作開發(fā)。勢必銳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防務和空間部門總裁杜安·霍金斯(Duane Hawkins)評論道:“IDE及其先進的生產流程,包括FSDA,將成為未來國防項目研發(fā)的基礎,并徹底改變新產品推向市場的速度!2021年2月,洛馬披露其正在通過開發(fā)“競速者”(Speed Racer)無人機來驗證“星驅動”數字工程工具集。此次除演示“北極星”子項目外,“臭鼬工廠”還透露了其他“星驅動”子項目的細節(jié),包括“天狼星”(Sirius),用于驗證一種名義上的無尾三角翼戰(zhàn)斗機的“基于模型的系統(tǒng)工程”流程,以及“查理”(Charlie),是一項面向更小型、簡單部件的類似“北極星”的項目。此外,“星驅動”團隊還參與了F-16數字孿生建模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洛馬正在建設全流程、融合供應商的集成數字環(huán)境(IDE),并通過“北極星”等“探路者”項目來試驗驗證其“星驅動”數字工程工具集和流程方法。相似地,美空軍 “數字戰(zhàn)役”專項行動以構筑包含工業(yè)部門在內的集成數字環(huán)境為關鍵目標,并利用眾多“探路者”項目開展先行先試,以評估推進數字工程的有效性、效率和成本?雌饋恚羼R的IDE很可能會鏈接到空軍的IDE中,再與“一號云”、“一號平臺”一起,構筑更為龐大、線索交錯的復雜數字生態(tài)系統(tǒng)。

美空軍劃分了裝備系統(tǒng)全壽命周期內國防部(軍方)和工業(yè)部門負責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集成數字環(huán)境主要支撐5-10階段的協(xié)同工作。工業(yè)部門在集成數字環(huán)境中進行系統(tǒng)仿真、多學科設計、仿真驗證、智能制造和自動化生產,軍方則在該環(huán)境內實施項目管理,并在各節(jié)點進行項目評審。洛馬公司的IDE,或者說“星驅動”項目的成果,也會在這個階段發(fā)揮重要作用(美空軍圖片)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