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17年是電子行業(yè)跌宕起伏的一年,也是戰(zhàn)績累累的一年。回顧這一年,企業(yè)暗流涌動,爭相布局;國家政策連發(fā),推動發(fā)展。但不論如何,電子行業(yè)依舊如同夏日的陽光般,灼灼耀眼。

  • 集成電路4項國家標準公示

    1月16日,工信部公示了集成電路領域的4項國家標準,主要集中在……

    [詳細]
  • 高通被美聯邦貿易委員會和蘋果先后起訴

    1月17日,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當日對高通公司提出訴訟,指控高通……

    [詳細]
  • 格羅方德在中國投百億建廠

    2月10日,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芯片制造商格羅方德宣布將斥資……

    [詳細]
  • 韓國投資4.15億推動系統半導體計劃 聚焦三個領域

    4月1日,韓國產、官、學界為了強化系統半導體的競爭力,將聯手……

    [詳細]
  • 中科院計劃斥資3000萬自研5G芯片

    4月11日,中科院推出斥資3000萬元自研5G芯片的計劃,中科院將用……

    [詳細]
  • 國內AI芯片初創(chuàng)公司寒武紀宣布已經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

    8月18日,國內AI芯片初創(chuàng)公司寒武紀宣布已經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

    [詳細]
  • 戴爾投入10億美元用于物聯網研發(fā)

    10月10日,戴爾科技集團宣布成立新的物聯網部門,并計劃于未來……

    [詳細]
  • 富士通淡出半導體事業(yè)!8寸晶圓廠賣安森美

    10月10日,富士通旗下子公司富士通半導體所屬的8寸晶圓工廠將賣……

    [詳細]
  • 高通在臺被罰234億新臺幣

    10月11日,臺灣公平交易委員會發(fā)布聲明稱,由于高通在CDMA以及……

    [詳細]
  • 博通發(fā)出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

    11月6日,半導體行業(yè)巨頭博通發(fā)出以每股70美元的現金和股收購……

    [詳細]
  • 趙偉國

    紫光集團董事長

  • 郭臺銘

    富士康集團董事長

  • 張忠謀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董事長

  • 任正非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 蒂姆·庫克

    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

  • 雷軍

    小米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

  • 黃仁勛

    英偉達董事會主席兼執(zhí)行長

  • 董明珠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王雪紅

    宏達國際電子(HTC)CEO

  • 孫正義

    軟件銀行集團的創(chuàng)辦人兼行政總裁

  • 石墨烯打造OLED電極獲重大突破

    2017年1月初,研究人員通過石墨烯制造出OLED電極,這也為石墨烯在OLED產業(yè)的發(fā)展拉開了序幕。據了解,石墨烯擁有高畫質、柔性超薄、高對比、低能耗…… [詳細]

  • 我國5nm碳納米管CMOS器件究新實現新突破

    1月20日,我國首次制備出5納米柵長的高性能碳納米晶體管,并證明其性能超越同等尺寸的硅基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將晶體管…… [詳細]

  • 納米級LED突破芯片間傳輸速率限制

    這種nano-LED采用次微米級的納米柱形狀,其效率較前一代組件更高1000倍,在室溫下的輸出功率僅幾奈瓦(nW),相形之下,先前的研究結果約為皮瓦級…… [詳細]

  • 我國研制出百毫秒級高效量子存儲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和包小輝等采用冷原子系綜,在國際上首次研制出百毫秒級高效量子存儲器,為遠距離量子中繼系統的構建奠定了堅實基礎,該成果…… [詳細]

  • 日本研究團隊制作了高質量2英寸GaN芯片和MOSFET

    日本三菱化學及富士電機、豐田中央研究所、京都大學、產業(yè)技術綜合研究所的聯合團隊成功解決了在氮化鎵(GaN)芯片上形成GaN元件功率半導體關鍵技術…… [詳細]

  • SK海力士推出世界首款72層3DNAND

    4月11日,SK海力士宣布推出世界首款72層256Gb 3D NAND閃存,基于TLC陣列。這也是在2016年11月首顆48層3D NAND芯片宣布5個月之后,SK海力士…… [詳細]

  • 美國科研人員宣布實現1nm工藝制造

    5月初,美國能源部(DOE)下屬的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宣布創(chuàng)造了新的世界記錄,他們制造出了尺寸只有1nm的印刷設備,使用是電子束印刷工藝…… [詳細]

  • 科學家造出"全球最薄"納米線

    5月下旬,劍橋和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碲注入碳納米管,制造出了"全球最薄"的納米線(將電線縮小到單原子串的寬度)。 在三維世界中,是沒有純一維…… [詳細]

  • 蘋果公布新專利藍牙傳感器

    此專利是利用傳感器技術幫助實現汽車之間相互通信。這款傳感器的技術類似于藍牙短程無線通信,可以掃描車輛周邊環(huán)境,并與其它車輛、傳感器和GPS進行…… [詳細]

  • 高通推出首款5G調制解調器芯片組

    10月17日,高通在香港宣布正式推出首款面向移動終端的5G調制解調器芯片組,并成功演示了全球首個與移動設備的5G數據連接。同時高通還展示了首個面向…… [詳細]

  • 上榜理由

    石墨烯特殊的結構形態(tài),使其具備世界上最硬、最薄的特征,同時也具有很強的韌性、導電性和導熱性。隨著石墨烯不斷被開發(fā)使用,這些及其特殊的特性使其…… [詳細]

  • 上榜理由

    事實上,車間通信技術的概念早就已經誕生了,博通、高通以及沃爾沃都對此提出了自身的解決方案,但測試過程中仍需要駕駛員的介入,無法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詳細]

  • 上榜理由

    此項技術的突破,不僅是微波導、光調變器以及光探測器等技術整合的體現,也證明了微米級光源設計的可行性??梢灶A料的是,這項技術未來將被廣泛用于短距離… [詳細]

  • 上榜理由

    量子存儲技術是未來實現超遠距離量子通信的核心之一,它也是解決光子信號在光纖內指數衰減問題的基礎。雖然全球量子存儲相關實驗的進展很快,但是到目前…… [詳細]

  • 上榜理由

    富士電機以及豐田中央研究所等制作的MOSFET,元件性能指標之一的移動度比碳化硅功率半導體高,確保了實際工作所必要的正閾值電壓。功率半導體如同它的…… [詳細]

  • 上榜理由

    由于人工智能、大數據等資訊科學領導的第4次工業(yè)革命方興未艾,使得3D NAND Flash的需求達到爆發(fā)式成長。在此背景之下,雖然三星以及東芝都已經研發(fā)出…… [詳細]

  • 上榜理由

    1nm工藝技術的突破,似乎再次證明了"摩爾定律"不會失效。但由于實驗采取的工藝與目前市場的光刻工藝有很多不同,所以這項技術將不會被應用于商業(yè)化…… [詳細]

  • 上榜理由

    此項技術的突破或將打破人們的認知,而制造這等尺度的導線,有助于將電子電路的損耗進一步降低,給手機、可穿戴、筆記本電腦等便攜設備注入更強大的性能…… [詳細]

  • 上榜理由

    事實上,車間通信技術的概念早就已經誕生了,博通、高通以及沃爾沃都對此提出了自身的解決方案,但測試過程中仍需要駕駛員的介入,無法實現完全自動駕駛…… [詳細]

  • 上榜理由

    5G技術的發(fā)展已然全球矚目,隨著各企業(yè)以及各國家的積極布局,5G技術迎來了飛躍式發(fā)展。對于消費者而言,5G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將讓數千兆比特的互聯網服務…… [詳細]

  • 聯發(fā)科收購絡達

    2月13日到3月14日,聯發(fā)科宣布旗下旭思投資將以每股110元新臺幣……

    [詳細]
  • 英特爾宣布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

    3月13日,英特爾宣布以153億美元收購無人駕駛公司Mobileye……

    [詳細]
  • 日本TDK收購歐洲ASIC大廠ICsense

    3月28日,全資子公司TDK-Micronas已與歐洲ASIC大廠ICsense簽訂……

    [詳細]
  • MaxLinear收購Exar

    3月29日,射頻和混合信號集成電路供應商MaxLinear公司與高性能……

    [詳細]
  • Littelfuse收購IXYS公司

    9月8日,Littelfuse與與IXYS公司宣布達成最終協議,Littelfuse……

    [詳細]
  • 蘋果攜手貝恩資本以182億美元購得東芝芯片業(yè)務

    9月20日,糾纏八個月的東芝收購案終于塵埃落定。東芝董事會在……

    [詳細]
  • Canyon Bridge收購Imagination GPU部門

    9月23日,Canyon Bridge公司以5.5億英鎊的價格收購Imagination……

    [詳細]
  • 蘋果收購無線充電公司PowerbyProxi

    10月25日,蘋果宣布收購新西蘭初創(chuàng)公司PowerbyProxi,該公司……

    [詳細]
  • 博通完成對Brocade的收購

    11月17日,博通公司宣布其已經完成了對網絡設備制造商Brocade……

    [詳細]
  • MArvell收購Cavium

    11月20日,芯片制造商Marvell Technology宣布將以約60億美元……

    [詳細]

隨著物聯網、自動駕駛以及5G等領域的飛躍式發(fā)展,汽車電子、半導體以及電子制造裝備等領域則將成為未來電子行業(yè)發(fā)展的主要戰(zhàn)略方向。同時,在國家政策紅利增加以及產業(yè)鏈規(guī)范化的條件促使下,全球電子行業(yè)依舊機遇不斷,蓬勃生發(fā)。

編輯制作:姚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