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雙足機器人完成超難度行走測試,走的比人類還好!
上周五,IHMC機器人公司發(fā)布了一個新的視頻,其中一個名為Atlas,重達75kg的類人機器人小心翼翼地,自主地穿過各種物體,包括懸掛的木板和搖晃的煤渣塊。
看起來相當簡單吧?
但是,人體通過復雜的關節(jié)和自然系統(tǒng)維持平衡并穿過障礙物的能力復制起來卻相當困難,特別是復制在自動操作的機器人中。這項工作十分具有挑戰(zhàn)性,并且需要大量的技巧。
波士頓動力公司創(chuàng)造了Atlas,但IHMC機器人公司編寫的算法使機器人具有視頻中演示的靈活性。
據稱,目前Atlas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半的嘗試,但公司已經在努力通過改善機器人的平衡和關節(jié)的運動范圍來提高這一過程的速度。
IHMC機器人表示他們的機器人使用激光雷達感知下面的地形,是許多自動駕駛車輛導航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機器人還使用“路徑規(guī)劃算法”來跟蹤其行程并計劃起始地與目的地之間的路線。
“但狹窄的地形對于機器人來說很困難,因為需要做一些雙腿‘交替’的步驟,因為髖關節(jié)的運動范圍有限。所以當一只腳在另一只腳前面時,需要設計一個小的支撐多邊形!
IHMC機器人公司的高級研究科學家Jerry Pratt表示,研究人員致力于創(chuàng)造可以在各種地形上以雙足方式行走的人形機器人。他說,盡管有所改進,機器人目前仍然無法與人類達到同一種水平。
Pratt說:“雙足和人形的優(yōu)勢在于機動性有可能變得非常好,假如讓你設想人類不可以去的地方,實在是不多,我們可以爬山,進入洞穴,徒步穿越雪地還有爬樓梯!
“這種靈活性的一個原因是人類的腳只有7-10厘米寬,而像有輪子的機器人有33厘米寬。我們相對較小、狹窄的腳讓我們能夠輕松地繞過狹窄的障礙物,或者跨過障礙物,同時支撐著一個更高的重心,使我們遠離地面,在那里我們可以操縱較高的物體!
雙足類人形機器人的靈活性是研究人員創(chuàng)造它的原因,目前還沒有類人型機器人被出售用于娛樂、廣告和教育以外的應用,但這種情況在不久之后可能會改變。
Pratt相信一個雙足類人機器人可以參與消防隊或救援任務,如清理倒塌的建筑物或雪崩現(xiàn)場。
還有一個更異想天開的想法是,當人類在其他星球上殖民時,可以提前發(fā)送遠程操作的雙足雷人機器人,以開發(fā)適合人類的棲息地,這將給科學家?guī)硪粋巨大的優(yōu)勢。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阿里首位程序員,“掃地僧”多隆已離職
- 2 先進算力新選擇 | 2025華為算力場景發(fā)布會暨北京xPN伙伴大會成功舉辦
- 3 宇樹機器人撞人事件的深度剖析:六維力傳感器如何成為人機安全的關鍵屏障
- 4 清華跑出具身智能獨角獸:給機器人安上眼睛和大腦,融資近20億
- 5 特朗普要求英特爾首位華人 CEO 辭職
- 6 踢館大廠和微軟,剖析WPS靈犀的AI實用主義
- 7 騰訊 Q2 財報亮眼:AI 已成第二增長曲線
- 8 谷歌吹響AI沖鋒號,AI還有哪些機會
- 9 蘋果把身家押在Siri上:一場輸不起的自我革命
- 10 共探合作新機遇!江門市新會區(qū)(深圳)“AI + 機器人” 產業(yè)對接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