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前“二選一”再次上演,阿里回應拼多多“不予置評”
距離今年雙十一正好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商家再一次被迫戰(zhàn)隊電商的情景。
拼多多平臺3年慶主會場幾乎所有品牌商家遭遇“強制二選一”(天貓和拼多多),該行為導致拼多多“3周年活動”中的大批品牌商家被迫提出退出活動、下架商品,甚至要求關閉旗艦店。
拼多多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達達在個人微信朋友圈下還發(fā)布了相關商家的聊天信息,還對于天貓關于此事的回應進行了預測:二選一不存在的,拼多多在碰瓷;拼多多假貨多,品牌看不上,離開很正常;造謠拼多多因罰款逼走商家。
商家爆料的截屏圖片顯示,商家對于被迫“二選一”很是無奈。
阿里處理這種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去年京東聯(lián)合唯品會怒懟天貓利用市場壟斷地位,以各種方式強迫商家與其獨家合作,還放言:“火不侵玉、邪不壓正”。去年阿里的回應是:“稱品牌商選擇獨家銷售是自由選擇,而京東等電商公司一旦遇到競爭,就把“二選一”當做有效的碰瓷手段!
而達達的這一波“預測”,確實是把阿里的路給全堵了。億歐向阿里求證得到的回應是“阿里方面表示不予置評”。
有電商業(yè)內人士此前預測稱,再過一個月,隨著雙11的到來,對于品牌商家來說,局勢或將更為復雜,去年已經發(fā)生的“二選一”事件,有可能演變?yōu)椤叭x一”。
根據(jù)2018年6月出臺的《2018網(wǎng)絡市場監(jiān)管專項行動(網(wǎng)劍行動)方案》對電商明令禁止“二選一”。以及即將于明年1月1日實施的《電子商務法》明確規(guī)定,“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xié)議、交易規(guī)則以及技術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實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這兩條法規(guī)都表示了不管是“二選一”還是“三選一”都屬于壟斷行為。
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這無異于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同樣,“二選一”也侵犯了商家的競爭自由,還損害了其他平臺與商家的締約自由和發(fā)展空間。電商平臺“二選一”之弊,并不局限于特殊的銷售平臺,還關聯(lián)著實體經濟大局,與生產、銷售、消費乃至就業(yè)等環(huán)節(jié)息息相關。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