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長城汽車旗下未勢能源啟動“雙子星”計劃,百輛氫能重卡項目

6月8日,在第六屆國際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 2021)上,長城控股集團旗下未勢能源舉行“天星·氫享會”主題系列活動,當中包括“雙子星計劃”、百輛氫能重卡示范項目,以及與天津大學“氫能汽車市場與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簽約儀式,進一步推動氫能產業(yè)科技成果轉化和市場化應用。

image.png

啟動“雙子星”戰(zhàn)略計劃

活動現場,未勢能源首次對外公布“雙子星計劃”,攜電堆、燃料電池系統(tǒng)、儲氫三大領域技術專家天團公開亮相,這也是未勢能源繼發(fā)布“氫檸技術”之后的又一重大舉措。

1、雙子星計劃—電堆天團

電堆領域的“雙子星”將由豐田Mirai車型研發(fā)專家角谷聡,以及長城動力開發(fā)骨干龔正偉為核心負責人。角谷聰曾深度參與豐田Mirai的設計開發(fā),龔正偉則擁有15年主機廠背景、8年燃料電池電堆技術的深厚研發(fā)經驗。

image.png

據介紹,電堆天團在產品研發(fā)中已經實現了峰值功率150kW,堆芯體積功率密度大于4.2kW,耐久性10,000小時,-30℃冷啟動的電堆。它的重量極輕、僅為82kg,與國內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明顯優(yōu)越性。

在工藝方面,采用2.5代卷對卷涂布工藝,電壓偏差小于10mV,建設了一條能滿足年產100萬片膜電極的高品質、高生產效率的生產線。

未來,將通過減少各個部件厚度等技術優(yōu)化和開發(fā)全面多孔質流道等電堆構造革新,來推進功率200kW、體積功率密度超過7kW、壽命2萬小時的電堆開發(fā)。

2、雙子星計劃—燃料電池天團

燃料電池領域的“雙子星”為科技部氫能專家組成員、前寶馬集團專家崔天宇,以及材料科學專家Patrick Muhl。

image.png

據介紹,燃料電池天團重點圍繞商用車和乘用車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tǒng)進行自主迭代研發(fā),并針對不同應用特點定制開發(fā)控制技術,如乘用車動態(tài)性能、低溫無損快速起停等,商用車高耐久、高效率等控制技術等,包括發(fā)動機控制共性技術(電堆實時在線健康診斷NODS技術、多變量解耦閉環(huán)控制技術、進氫噴射+氫循環(huán)引射集成模塊等。

目前,燃料電池天團已經孵化出兩款發(fā)動機,即:針對商用車的110kW發(fā)動機和針對乘用車的95kW發(fā)動機,均已完成車輛搭載,系統(tǒng)各項參數(壽命、效率、功率密度等)均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國產化率達到100%。

3、雙子星計劃—儲氫天團

儲氫領域的“雙子星”由擁有13年研發(fā)經驗的國家課題負責人的王東雨,以及擁有22年研發(fā)經驗,曾在殼牌從事氫能相關技術研發(fā)的Jurgen Louis擔任。

image.png

儲氫天團匯集了高壓氣態(tài)儲氫和液氫技術研發(fā),其中高壓儲氫包含IV型儲氫氣瓶、70MPa高壓瓶閥與減壓閥等零部件的研制開發(fā),高壓產品各項性能在與國外主流產品的對標中均有明顯的優(yōu)勢,如高壓閥門產品在體積與重量均優(yōu)于其他產品,更符合系統(tǒng)輕量化、緊湊化的設計理念。

除此之外,在IV型瓶的技術開發(fā)過程中,未勢能源儲氫天團采用干法纏繞設計工藝,解決了纏繞過程中線型設計問題與瓶口密封難題,有效提高了氫瓶的質量儲氫密度。

另外,70MPa閥門產品作為國內空白項目,已完成瓶閥產品和減壓閥產品的原型設計。其中,70MPa減壓閥產品共計完成17項臺架試驗,包括液壓強度試驗、氫氣壓力-流量標定試驗和減壓出口波動試驗等。目前,已搭載某款燃料電池汽車進行實車驗證,順利完成了2020年冬季的黑河低溫標定。

與此同時,在液氫技術研發(fā)方面,已正式開啟驗證液氫制備-儲存-運輸-加注全鏈技術和經濟性探索,并將重點圍繞國內重載領域大容量車載儲氫需求,進行車載液氫系統(tǒng)與液氫轉注的研發(fā)工作。

發(fā)布百輛氫能重卡示范項目

基于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以及中重型商用車領域的產業(yè)化深度融合,未勢能源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并取得階段性成果。展會現場,上燃動力技術總監(jiān)王曉華首次重磅發(fā)布“百輛氫能重卡示范項目”,該項目是未勢能源與大運、東風、福田合作,配上燃動力自主研發(fā)的111kW燃料電池系統(tǒng)超越-300EP,聯(lián)合開發(fā)的氫能重卡車型。

image.png

據了解,該項目基于雄安新區(qū)“容易線”建筑骨料運輸需求,道路規(guī)劃全長50公里,加氫站10座,設計速度80公里/小時,不日將正式落地投入運營,助力雄安新區(qū)建設千年大計,并將依托該項目經驗進一步擴展至其它地區(qū),推動綠色交通體系高質量發(fā)展,助力“3060”雙碳目標的快速實現。

來源:未勢能源

聲明: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OFweek觀點?帽菊靖寮瑒战洉媸跈。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翻譯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