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界:只怕穩(wěn)定的氫源供應不上
2023年12月5日-8日,中國國際海事會展在上海舉行。作為國際海事行業(yè)發(fā)展的風向標,創(chuàng)新、智慧、低碳成為了這屆會展的聚焦點。很明顯能夠感覺到,減碳減排已經是海事行業(yè)繞不開的嚴峻議題。
香橙會研究院也深入探訪了此次海事展會,同包括RINA(意大利船級社)、DNV(挪威船級社)、日本船級社在內的等一眾國際知名船級社就新型船舶、燃料選擇、減碳減排等行業(yè)發(fā)展所涉及到的核心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偨Y為以下兩個方面:
選擇何種動力,航運業(yè)也彷徨
當前航運業(yè)面臨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如何降低碳排放,IMO減排目標、歐盟碳稅明年正式征收所帶來的內外壓力正迫使整個海事行業(yè)不得不行動起來,采取有效措施來實現(xiàn)既定減排目標同時規(guī)避更多的罰款。而對于船東來說,最直接有效的減排方式莫過于更換低碳燃料。
全球范圍內已經掀起LNG、甲醇、氨、電、氫、生物燃油等零碳或低碳船用替代燃料以及二氧化碳捕捉裝置等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fā)競賽。但是何種替代燃料會成為主流,仍不是一個定數。
燃料選擇和船型、船東運營、船舶運營區(qū)間等都有很大關系,對于船東而言或許沒有最好的燃料只有最合適的燃料。盡管如馬士基等頭部船東已經在綠色甲醇雙燃料船進行了部分下注,但對于擁有大規(guī)模船隊的船東來說,船用燃料“集約化”可能才是未來方向。實現(xiàn)集約化就同時需要建立完善的清潔燃料供應鏈。
供應鏈困境
但是現(xiàn)階段的綠色航運已經面臨這個無法忽視的問題-供應鏈困境。首先是在燃料供應上,以當前已經被部分船東接受的綠色甲醇燃料來看,就歐盟的標準而言,符合其碳排放的“綠”醇在供應上和傳統(tǒng)船用燃油之間就存在數量級上的差異,F(xiàn)階段以生物質碳源為基礎的綠色甲醇產能只有2-300萬噸(包括規(guī)劃階段在內),而2022年航運業(yè)燃料需求整體就超過2億噸。其次,港口和碼頭針對綠色燃料加注等配套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也是對打通整個供應鏈條的限制因素。
同時還會有存在于燃料供應商和船東之間的悖論,一方面是對于航運公司來說如果沒有綠色燃料的供應和基礎設施的同步到位,投資使用新型綠色船舶就意味著風險,另一方面燃料供應商若沒有獲得明確的承購協(xié)議之前則會擔心生產的綠色燃料無法消納,這對于動則數十億的綠色燃料項目來說同樣是不小的風險。
關于綠色燃料供應鏈的問題,當前各方也都在積極合作共求解決方案。12月6日,上海市市長龔正和ABS總裁(美國船級社)會面時雙方就談及要加快布局船舶清潔燃料供應鏈。
原文標題 : 航運界朋友調查反饋:只怕穩(wěn)定的氫源供應不上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