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總醫(yī)院研發(fā)的床旁MRI原型機問世
近日,美國麻省總醫(yī)院①的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種頭部使用(“head only”)的低成本、便攜式磁共振,應用于大腦成像。相關成果發(fā)表于《自然生物醫(yī)學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志。
麻省總醫(yī)院官網(wǎng)介紹頁面
相關論文
這款設備外型緊湊、能耗很低、價格便宜,可以安裝在救護車上,也可以裝上輪子推到患者病房,或者放置在小型診所或醫(yī)生辦公室中。
研究人員已經(jīng)設計出這種床旁磁共振的原型機,插入電源插座即可使用,運行時的噪音比傳統(tǒng)磁共振要小得多,其主磁場大約是1.5T磁共振的十九分之一,因此它的成像分辨率較低,不會成為高場強磁共振的替代品或競爭對手。這種床旁磁共振的定位是“使用方便”,主要用來檢查低場可見的大腦異常。
這款床旁磁共振使用了稀土材料永磁體,磁體重量為122公斤,只有一個洗衣籃(laundry basket)那么大。內置的讀出場梯度減少了對高功率梯度驅動器的依賴,從而降低了對功率和冷卻的總體要求,并降低了噪聲。整個設備(包括磁體、線圈、放大器、控制臺和推車)的總重量僅為500磅(約230公斤),如果采用定制化輕型設計,還能減少到350磅左右(約160公斤),由一個人就能推走。
這款設備已經(jīng)在三名健康的成年人志愿者身上進行了測試,在10分鐘內生成了臨床有效的T1加權、T2加權和質子密度加權的大腦圖像,其空間分辨率為2.2×1.3×6.8mm3。研究人員表示,為了實現(xiàn)真正的便攜式成像,正在將電磁干擾檢測器(EMI detectors)集成到設備中,減輕EMI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這樣當產(chǎn)品應用于床旁護理時,圖像質量將大大提高。
研究人員希望原型機有助于為以后鋪平道路,未來推出更易于使用的用戶友好版本,使用者只需簡單地選擇成像協(xié)議并單擊按鈕就可以開始檢查。
該研究得到了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生物醫(yī)學影像及醫(yī)學工程所((NIBIB, NIH)②的支持。
注①:英文全稱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又譯為馬薩諸塞州總醫(yī)院。
注②:英文全稱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Imaging and Bioengineering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