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醫(yī)療科技網

精準醫(yī)療

突發(fā)!曝羅氏以50億美金收購Spark,細數十二大藥企基因治療

動脈新醫(yī)藥獲悉,據《華爾街日報》2月23日的消息,羅氏希望以50億美金的價格收購基因治療領域的明星企業(yè)Spark Therapeutics。關于羅氏對Spark的收購可能會在周一或更早的時候公布,價格接近50億美金。

基因檢測 | 2019-02-25 11:41 評論

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惠每移健要做藥企營銷的數字化轉型

藥企的數字化轉型,困難不在于技術,而在于如何融匯跨領域的知識結構,如人工智能、營銷技術、醫(yī)學等,而對跨領域知識的要求,往往又會帶來組織設置的壁壘、執(zhí)行與運營的壁壘,這也是為什么藥企很難完全依靠自身內部來進行數字化轉型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工智能 | 2019-02-21 14:24 評論

HLT聯手PPD打造人工智能臨床解決方案,致力提升全球醫(yī)藥研發(fā)能力

Pharmaceutical Product Development, LLC(PPD)和開心生活科技控股集團(HLT)宣布達成獨家合作協議,將在中國藥物研發(fā)市場展開深度合作,目標是打造新一代的、真實世界可監(jiān)管級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臨床實驗。

人工智能 | 2019-02-21 14:18 評論

前谷歌中國高管嚴峻任CEO,貝瑞基因聯合投資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曝光

貝瑞基因投資消費級基因公司,新公司定名 “北京源圓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圓基因)” ,將于2019年第二季度投入運營。

基因檢測 | 2019-02-20 11:50 評論

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數字技術正在改變全球醫(yī)療保健行業(yè)

近日,德勤(Deloitte)發(fā)布了名為《2019全球衛(wèi)生保健展望:塑造未來》的報告,對上述情況做了具體說明,并介紹了現有可行的解決方法。

醫(yī)療機器人 | 2019-02-20 11:10 評論

對于醫(yī)療人工智能企業(yè)算力問題 英偉達打出關鍵一招

對于人工智能企業(yè),算力從來不是一項廉價的成本。作為算法推進的動力源泉,如何合理利用算力,提升算法迭代速度成為初創(chuàng)公司不可回避的問題。

人工智能 | 2019-01-28 11:50 評論

首款國家創(chuàng)新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

12月25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正式通過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NMPA)審批準產,成為首款獲得國家創(chuàng)新審評通過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標志著我國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醫(yī)療機器人 | 2018-12-27 10:47 評論

“達芬奇”年收31億!醫(yī)療機器人是一門好生意嗎?

用機器人替代醫(yī)護人員,已不是神話,國產醫(yī)療機器人開始頻繁刷起“存在感”。

醫(yī)療機器人 | 2018-12-15 09:57 評論

靶向藥物:讓基因組中“搗亂”分子保持沉默

從開刀到化療,從民間偏方到進口“神藥”,人們談癌色變,癌癥患者及其家人煎熬難耐。時下,癌癥靶向治療藥物備受推崇,這些藥物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減輕或修復導致癌癥的基因組損傷?

基因檢測 | 2018-12-11 09:04 評論

靶向基因變異 精準“擊退”白血病

近日,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一種靶向治療新藥,用于治療有FLT3基因變異的成人復發(fā)性或難治性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基因檢測 | 2018-12-05 09:52 評論

國內首項人工智能心電產品獲美國FDA批準,究竟花落誰家?

繼樂普醫(yī)療心電圖人工智能自動分析系統“AI ECG Platform”獲得FDA注冊受理后,又于近期獲得FDA注冊批準。準確來說,人工智能是樂普醫(yī)療未來發(fā)展的重點工作和重要領域。

人工智能 | 2018-11-21 14:23 評論

中國第一款消化內鏡機器人在德國全球首發(fā)

EndoPicasso在德國進行全球首次亮相,意義非比尋!粌H是中國第一個ESD消化內鏡機器人,也是中國醫(yī)療企業(yè)第一次趕赴歐美國家首發(fā)高科技產品。

醫(yī)療機器人 | 2018-11-21 14:12 評論

細胞手術機器人來襲!助力醫(yī)療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如今,細胞手術機器人的出現,將傳統手術深入到了細胞的層面,讓癌癥等疾病有了被攻克的可能,未來我們需要從技術、成本和材料三方面進行著手,推動細胞手術機器人快速落地。

醫(yī)療機器人 | 2018-11-08 15:57 評論

圖瑪深維與阿里健康舉行簽約儀式,發(fā)力醫(yī)療AI+物聯網

全球癌癥發(fā)病率變得越來越高發(fā),隨著老齡化的加劇,而中國癌癥發(fā)病率則變得更加嚴峻,與老齡化相關,肺癌與乳腺癌分別成為男女性的頭號殺手,中國癌癥發(fā)病人群占全球20%,其中肝癌與食管癌具有很大的比例。

物聯網 | 2018-10-22 09:22 評論

“瑞寧助糖”亮相首屆糖尿病人工智能大賽,未來將到基層大顯身手

日前,首屆糖尿病人工智能大賽在無錫舉辦,糖尿病AI“瑞寧助糖”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醫(yī)生協同,共同“對抗”來自三級醫(yī)院的醫(yī)生組合。

人工智能 | 2018-09-26 11:55 評論

用生理大數據診斷精神疾病,望里科技人工智能產品準確率可達87%

望里科技的第一款產品是基于生理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毒癮渴求評估系統,已經在四川省、山東省、北京等地落地,毒癮渴求狀態(tài)評估準確率可以達到87%。

人工智能 | 2018-09-08 09:47 評論

機器人穿上“白大褂” AI為你制定手術方案

AI斗詩、AI下圍棋,但您想過AI還可以制定手術方案嗎?

醫(yī)療機器人 | 2018-08-01 08:08 評論

MIT設計出人類細胞大小的自供電機器人 可用來診斷

麻省理工學院 最新公布的一款機器人 體積足夠小,可以“無限”漂浮在空中。研究人員通過在膠體上附著2D電子設備來實現這個目標。膠體是微小的粒子,尺寸為1米的十億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簡而言之,這些設備與人類的卵細胞差不多大小。

醫(yī)療機器人 | 2018-07-25 16:22 評論

科大訊飛投資,可穿戴乳腺癌檢測設備公司獲近2500萬元融資

Cyrcadia 的可穿戴設備是一款革命性的傳感器貼片,佩戴在女性文胸下,每月佩戴兩小時,讓女性能夠 通過她們手機上的應用程序來監(jiān)測自己的乳房健康。

可穿戴設備 | 2018-07-16 16:50 評論

主打醫(yī)療級可穿戴心電監(jiān)測設備,脈極客“心蜜”獲CFDA認證已正式上線

心房顫動(以下簡稱:房顫)可稱得上是21世紀的心血管流行病,它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也是引起心功能惡化及腦卒中的常見疾病。據專家介紹,我國目前房顫患病人數高達1000萬,男性高于女性。

可穿戴設備 | 2018-06-18 08:50 評論
上一頁  1 ...  24 25 26 27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