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quán)投訴
當前位置:

新聞

EDM

寒氣逼人!半導體設備客戶砍單

據(jù)報道,由于芯片廠商縮減資本開支,原定設備采購計劃也受到波及。眾所周知,為了達成準時交付的目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需要提前購買必要的零件或材料,因此開發(fā)和準備的成本很難收回。以往即使交貨日期延遲,半導體設備制造商也會通過在下次設備采購時加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開發(fā)成本等損失

| 2023-01-29 13:45 評論

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脫蘋果依賴癥?

作者:大師兄,編輯:小市妹新年伊始,蘋果就傳出減產(chǎn)消息。1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需求低迷,蘋果已要求供應商在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生產(chǎn)AirPods、MacBook和AppleWatch三大系列的零部件

工藝/制造 | 2023-01-29 13:35 評論

2022年A股大盤點:細數(shù)新股八宗“最”

2022年已成為過去,對A股來說2022年屬于調(diào)整的一年。在復雜多變的國內(nèi)外因素影響下,A股市場經(jīng)歷了先跌后漲、再跌再漲的反復震蕩行情。受全年行情影響,2022年僅有428家公司登陸資本市場,較去年524家有所減少;“破發(fā)”也成了這一年的關鍵詞,上市首日破發(fā)數(shù)量達到143家,占比為33.4%

其它 | 2023-01-29 10:25 評論

說不用中國芯片的戴爾,開始被市場反噬了

戴爾在2022年底曾傳出了驚人的消息,它表示將不會再采用中國芯片,還會將產(chǎn)能的五成轉(zhuǎn)移出中國,不過市場卻立即給了它一大嘴巴,出貨量暴跌,并且是跌幅最大的PC企業(yè),這下子它要不要改變策略呢?據(jù)分析機構(gòu)給出的數(shù)據(jù)指出2022年Q4,全球PC出貨量前三強當中,戴爾的跌幅最大

工藝/制造 | 2023-01-28 17:41 評論

獨顯用戶渴求春天

撰文 | 熊   星  編輯 | 吳先之獨立顯卡市場仍然不屬于買方。去年三季度,全球獨立顯卡出貨量僅為1400萬塊,同比大跌42%,創(chuàng)二十年最低記錄。市場龍頭英偉達股價暴跌六成,A

光電/顯示 | 2023-01-28 11:15 評論

卓?萍佳邪l(fā)費用率遠弱同行:存貨高企,現(xiàn)金流持續(xù)不佳

《港灣商業(yè)觀察》 施子夫1月20日,深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委員會將召開2023年第6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屆時將審議無錫卓?萍脊煞萦邢薰荆ㄒ韵潞喎Q,卓?萍迹┑氖装l(fā)上會事項。01毛利率弱于同行卓?萍汲

封裝/測試 | 2023-01-28 10:07 評論

ASML 2022年全年凈銷售額212億歐元!

2023年01月25日,光刻機巨頭ASML發(fā)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2022年第四季度,ASML實現(xiàn)了凈銷售額64億歐元,毛利率51.5%,凈利潤達18億歐元。第四季度訂單金額為63億歐元,其中包括34億歐元的EUV系統(tǒng)

| 2023-01-28 08:50 評論

芯片設備巨頭泛林突發(fā)裁員1300人!

近日,美國三大芯片制造設備供應商之一的Lam Research Corp.(中文泛林集團)正在裁減約7%的員工(接近1300人),以便于在不斷下滑的市場狀況下減少開支。最大的裁員來自內(nèi)存芯片制造商,尤其是NAND型閃存制造商——這是泛林銷售額的主要貢獻者

| 2023-01-28 08:50 評論

臺積電,離美國越來越近,離中國大陸越來越遠了?

作為全球最領先的晶圓企業(yè),臺積電在芯片界的地位,無人能比,按照美國機構(gòu)的數(shù)據(jù),7nm以下的芯片,臺積電制造了90%,三星制造了10%。而美國的高端芯片制造,全部依賴臺積電,所以美國一直想拉攏臺積電,甚至把臺積電變成“美積電”

| 2023-01-26 09:03 評論

蘋果被下最后通牒,否則不許進入中國市場,庫克終于選擇了妥協(xié)

蘋果被譽為最先進的手機,然而就這款最先進的手機卻一直以來都有一樣落后于安卓手機的技術,那就是lighting接口,然而工信部已經(jīng)明令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手機都要轉(zhuǎn)用type-C接口,否則不予進入中國市場

工藝/制造 | 2023-01-25 09:49 評論

現(xiàn)實很殘酷:2022年蘋果、三星市場增長,而國產(chǎn)機均下滑

眾所周知,目前全球Top5的智能手機廠商中,中國廠商占了3席,而Top10的廠商中,中國廠商占了8席,從份額來看,中國廠商占了全球近60%的份額。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國產(chǎn)手機雄起,估計沒有人會反對。不過

其它 | 2023-01-25 09:35 評論

中國手機市場創(chuàng)下歷史新低紀錄,僅2.5億部,蘋果成為最靚的仔

市調(diào)機構(gòu)CINNO公布了2022年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市場的手機銷量下跌19%,僅有2.55億部,創(chuàng)下2015年以來的最低紀錄,在手機市場低迷的時候,蘋果卻意外成為中國市場的大贏家。中

其它 | 2023-01-24 09:56 評論

高通的2022年:浪子終于回頭?

用四個字去形容高通的2022,那就是“低開高走”。2021年底發(fā)布的驍龍8 Gen1處理被市場和消費者給予厚望,希望能洗刷“火龍”888帶來的恥辱。但事與愿違,驍龍8 Gen1的出現(xiàn)不但沒能挽回市場口

工藝/制造 | 2023-01-23 10:21 評論

ARM狠起來連自己人都打,充分暴露本性,中國芯片舍棄ARM無比正確

一直以來ARM都標榜自身堅持開放的策略,然而2022年ARM與高通的爭斗卻暴露了ARM的本性,國產(chǎn)芯片舍棄ARM看來是正確的選擇,當然這對于ARM來說或許也是巨大的打擊,將有更多芯片企業(yè)舍ARM而去。

工藝/制造 | 2023-01-23 10:13 評論

2022,OPPO走過命運轉(zhuǎn)折點

「我們醞釀了很久,也深知這條路非常不易,可能真的要十年才能磨一劍。但我們絕非一時興起,其中的風雨挫折都已考慮在內(nèi)!2022 年 12 月 8 日,OPPO 提前預告了第二顆自研芯片,并計劃于當月 14 日-15 日的 2022 未來科技大會上正式亮相

工藝/制造 | 2023-01-23 10:02 評論

自研芯片正在幫助國產(chǎn)家電品牌走出國門

在很多人的消費觀念里,都覺得國產(chǎn)的東西不如國外的好,前些年不少人為了買一個電飯煲遠赴日本,甚至連馬桶蓋都覺得日本的更香。確實,國內(nèi)家電在某些技術上確實要落后于國外,以致于很多零部件、芯片都需要靠進口,產(chǎn)品制造成本大幅增加,還經(jīng)常被人卡脖子,與高端化也基本無緣

工藝/制造 | 2023-01-23 09:19 評論

市值蒸發(fā)2000億,凈利大跌八成,小米核心供應商韋爾股份“踩雷”

出品 | 子彈財觀作者 | 廖鴻杰編輯 | 蛋總美編 | 倩倩近日,因歸母凈利潤大跌八成而險些“暴雷”的半導體巨頭韋爾股份,突然峰回路轉(zhuǎn)了。說到韋爾股份,人們或許有些陌生,但提到豪威科技可能會有所耳聞

工藝/制造 | 2023-01-22 10:01 評論

二十年,三條路:國產(chǎn)CPU的“飽和式救援”

2018年以來,伴隨著全球芯片產(chǎn)業(yè)鏈的不確定性增強,緊張局勢加劇,CPU國產(chǎn)化成為了牽動中國社會的議題。經(jīng)過艱辛探索,國產(chǎn)CPU逐漸形成了三種不同思路,側(cè)重點各異的發(fā)展模式。有趣的是,高鐵、北斗、5G,是這個時代中國科技最廣為人知的創(chuàng)新突破

工藝/制造 | 2023-01-20 15:36 評論

AI質(zhì)檢賽道,塞得下云廠商們嗎?

寧德時代,一個國內(nèi)外新能源車企都繞不過的名字。近期公布了2022年度業(yè)績預告,首次實現(xiàn)單季度盈利破百億,更讓其飽受市場熱議。財務數(shù)據(jù)上的成績,離不開寧德時代多年來的鋰電池布局。公開信息顯示,公司目前已擁有13座鋰電池生產(chǎn)基地

封裝/測試 | 2023-01-20 09:32 評論

中國半導體材料走上快車道

鑒于當下的國際貿(mào)易形勢,芯片制造,特別是高端芯片制造本土化的重要性越來越凸出。在這種情況下,產(chǎn)業(yè)鏈上游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自給能力的提升也愈加重要,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合適的設備和原材料,造不出想要的芯片

工藝/制造 | 2023-01-19 18:13 評論
上一頁  1 ...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 1841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