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非接觸時代,佳都科技商用智能人臉測溫新品重磅發(fā)布!

2020-04-03 16:01
億歐網
關注

4月3日,由佳都科技攜手英特爾聯合舉辦的“AI無‘觸’不在,非接觸時代之商用智能新品發(fā)布會”圓滿落幕。會上,佳都科技副總裁兼商用智能產品事業(yè)部總經理劉斌博士作了主題演講,并發(fā)布了多款商用智能產品,其中包括智能人臉測溫終端、旗艦版智能人臉測溫終端、智能人臉測溫訪客終端。

圖片1.png.png

佳都發(fā)布會線上直播現場

漂亮的實力派,顏值與實力并存

據劉斌介紹,智能人臉測溫終端產品顏值與實力并存,采用了全新的工業(yè)設計,不僅實現了小而美的設計,設備整體采用鋁合金陽極氧化并通過CNC數控機床精心雕刻形成,并且具備強大人臉識別功能與人臉溫度精準測量的實力,可以同時適用于人臉識別身份核驗和體溫檢測的雙重需求,是漂亮的實力派。

非接觸時代,佳都科技商用智能人臉測溫新品重磅發(fā)布!

智能人臉測溫終端        旗艦版智能人臉測溫終端

非接觸時代,佳都科技商用智能人臉測溫新品重磅發(fā)布!

智能人臉測溫訪客終端

智能人臉測溫終端產品應用了佳都科技人臉識別算法引擎,識別率達99.9%,每秒8次的活體檢測,每秒10萬次的人臉比對(10000人庫),并且它支持人臉識別(1:N、1:1),還支持人臉防偽鑒別,預防冒用他人的人臉照片、視頻攻擊等。

此外,產品采用了德國原裝進口的探測芯片,設備頂部是核心測溫矩陣模塊,保障最優(yōu)的測溫效果。其最優(yōu)測溫距離在0.6米,測溫無接觸保護了基層工作人員的安全;測溫精度高,誤差±0.3℃精度范圍內;測溫速度快,0.5秒實現測溫并且實時自動刷新測溫數據;測溫易校準,能夠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具備廣泛適應性。

圖片5.png.png

佳都發(fā)布會線上直播現場

平戰(zhàn)結合,滿足“人臉識別+體溫檢測”雙重需求

疫情期間涌現了許多高科技設備,應用于疫情群防群控。同時也引發(fā)了社會關注點——疫情過后,相關的疫情防控設備等如何發(fā)揮最大的效用?

劉斌在演講中表示,后疫情時期的需求,必定是平戰(zhàn)結合。在特殊時期可以適應“戰(zhàn)時”的需要,平時又直接成為城市建設、經濟建設的一部分,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在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中也曾提到,要平戰(zhàn)結合、補齊短板。

佳都科技發(fā)布的智能人臉測溫終端系列新品立足“平戰(zhàn)結合”,在疫情時期通過“無接觸遠距離”人臉測溫滿足精準防控的需要;在后疫情時期亦可用于機場、火車站、社區(qū)、樓宇等場景下人員進出身份的核驗與識別、人員信息管理等,實現全場景應用。

實現跨場景、全場景應用,以應對非接觸經濟崛起

在這次特殊情況之下,“非接觸經濟”急速升溫,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

無論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線上購物、外賣送餐,還是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yī)療等,都是信息時代下“非接觸經濟”的縮影。當前,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基建”的興起加快產業(yè)數字化轉型升級,為“非接觸經濟”帶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再加上“非接觸經濟”改變人們的消費理念與生活習慣,其影響力及作用力明顯增強。在未來,“非接觸經濟”很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

而智能人臉測溫終端系列新品實現跨場景、全場景應用,可應用于地鐵、機場、樓宇、社區(qū)等各個場景。在智能辦公領域,提供了包括門禁、考勤、簽到、巡更、消費等通用應用模塊;在機場、客運站等交通樞紐站,安裝人臉識別閘機、人臉門禁,進行人證票合一驗證;在政務單位,預約聯動、人證合一,更好地實現人員進出管理等……“有了這款產品,在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場景中,需要刷卡解決的事情,以后都可以升級為刷臉解決”劉斌說道。

非接觸時代,佳都科技商用智能人臉測溫新品重磅發(fā)布!

本次發(fā)布會,佳都科技與英特爾達成戰(zhàn)略合作,是雙方強強聯手,共謀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英特爾是半導體行業(yè)和計算創(chuàng)新領域的全球領先廠商,以智能互聯技術奠定全球創(chuàng)新基石。目前,英特爾正與合作伙伴一起,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自動駕駛、5G等轉折性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應用突破,驅動智能互聯世界。本次雙方共同研發(fā)并發(fā)布了基于英特爾高性能處理器的新一代旗艦級人臉識別測溫終端產品,將為未來雙方深度合作提供更多機會。

非接觸經濟時代趨勢下,加持人臉識別技術,我們才能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huán)境!未來佳都科技也將不斷強化研發(fā)技術,完善商用智能產品線,給大家?guī)砀嘭S富的A.I.體驗。

聲明: 本文系OFweek根據授權轉載自其它媒體或授權刊載,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