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剛鋼鐵俠馬斯克?寧矩科技(NeuraMatrix)憑什么?
2020年8月3日,SpaceX載人龍飛船在大西洋上成功濺落,這是龍飛船首次成功執(zhí)行載人飛行任務,可以說是商業(yè)載人航天產業(y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硅谷鋼鐵俠——伊隆·馬斯克的成功故事里一個重要注腳,也是馬斯克眾多高光時刻中最新的一個。
但是,本文不是要講SpaceX的航天故事,而是要講一個同時與馬斯克及《黑客帝國》有關的故事,噢,對了,還要再加上一個重要的元素:中國。
目前,伊隆·馬斯克旗下最重要的幾家公司包括:探索太空的SpaceX、電動汽車領域的特斯拉、挖隧道的The Boring Company、超級高鐵Hyperloop、太陽能發(fā)電的SolarCity,以及本文主要相關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
而本文的主角——NeuraMatrix,公司的中文名叫「北京寧矩科技有限公司」。
NeuraMatrix的一位創(chuàng)始人(綜合各種信息,這位在相關報道中匿名的創(chuàng)始人,其姓名應為「張沕琳」)曾在一次演講中表示,目前,NeuraMatrix是中國市場上唯一在正面與Neurallink進行PK的公司,而相比馬斯克在那之前發(fā)布的原型樣機,NeuraMatrix的原型樣機具有更好的抗噪特性,并且可以實現無限的對外交互,以及和與體內神經系統(tǒng)的雙向交互。張沕琳的這番表態(tài)可說是對自家的產品和技術信心十足了。
既然NeuraMatrix說要和Neurallink正面PK,那Neurallink做得怎么樣呢?二者所在的腦機接口領域又是一個什么樣的現狀呢?
什么是「腦機接口」?產業(yè)現狀如何?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叫「腦機接口」?
根據萬能的維基百科介紹,腦機接口的英語一般是brain-computer interface,簡稱BCI;有時也稱作direct neural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它指的是在人或動物腦(抑或是腦細胞的培養(yǎng)物)與外部設備間創(chuàng)建的直接連接通路。這種連接可以是單向的,也可以是雙向的。
單向接口的情況下,計算機或者接受腦傳來的命令,或者發(fā)送信號到腦,但不能同時發(fā)送和接收信號。雙向接口則允許腦和計算機之間進行雙向信息交換。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腦機接口的研究已經有了超過30年的歷史了。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顯著增長。通過多年的動物實驗,研究人員設計、制造了應用于人體的早期植入設備,它們被用于恢復損傷的聽覺、視覺和肢體運動能力,也即幫助人體恢復某些受損機能。利用大腦不同尋常的皮層可塑性,讓它與腦機接口相適應,人們可以像控制自然肢體那樣控制植入的假肢。
慢慢地,研究人員已經可以嘗試制造出增強人體功能的腦機接口,而不僅是恢復人體機能了。
當前及以往的研究中,腦機接口主要可以分為:侵入式腦機接口、部分侵入式腦機接口,以及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侵入式接口需要通過開顱手術之類的方式,往腦組織內植入可以獲取腦神經電信號的傳感器,需要深入到大腦皮層;半侵入式接口則一般需要將傳感器布置在顱腔內的大腦皮層表面,處于頭皮與大腦皮層之間;非侵入式設備就只要在頭骨外檢測信號了。
總體而言,侵入越深入,難度和風險越高,但同時,可以獲得的想像空間也就越大。
顯然,2016年創(chuàng)立的Neurallink采用了侵入式的方向,而NeuraMatrix既然要與Neurallink正面PK,相信也必然是要走侵入式的方向了。
投資方面,早在2017年,Neuralink就已經完成了2700萬美元的融資;Facebook在2019年9月23日宣布收購腦機初創(chuàng)公司CTRL-labs,據知情人士透露,收購價格在10億美元左右。
Neurallink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呢?
早在2019年7月,在面向加州科學院的一場展示中,馬斯克公開表示:Neuralink已經找到了高效實現腦機接口的方法:利用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向人腦中植入被稱為「線」的專有技術芯片和信息條,而后可以直接通過USB-C接口讀取大腦信號,甚至,還可以通過蘋果手機的APP來控制。Neuralink已開始在老鼠身上做測試,這種測試中,Neuralink已經可以從1500個電極讀取信息,馬斯克還表示,與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合作用猴子做的實驗中,「有一只猴子可以通過其大腦控制電腦」。
Neuralink的總裁霍達克(Max Hodak)也表示,Neuralink將爭取FDA的批準,最早于2020年開始人體臨床試驗。
2019年7月16日,據美國「前沿」科技網站報道,柔韌的電極線是Neuralink首次公布的重大突破。這些線寬約4 -6微米,相比業(yè)界以往使用的材料,這種線對大腦造成損傷的可能性較小。頭部的開孔,暫時還需要外科醫(yī)生在頭骨上鉆,但在未來,他們希望使用激光束在頭骨上打出一系列小孔。一天后,《紐約時報》報道,Neuralink腦機接口設備的核心技術就是那些「電極線、植入線的機器人,以及用于讀取大腦信號的芯片」。
Neuralink表示,已經開發(fā)了一個能夠更好讀取、清理和放大大腦信號的定制芯片,通過上述電極線與大腦連接,每一根線束由1024根線組成,每一根都可以無線連接到耳后一個可穿戴、拆卸和升級的設備,這個設備可以與手機無線交互。
時間來到2020年7月上旬,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Neuralink將于8月28日公布其最新進展。據稱,Neuralink將在當天的活動上介紹工程師們在神經學技術方面的最新進展。
7月20日,馬斯克在Twitter上回答計算機科學家奧斯汀·霍華德(Austin Howard)的問題「Neuralink技術可以實現直接從芯片聽音樂嗎?」,他回答:是的!
NeuraMatrix的情況如何?
從名稱上來看,NeuraMatrix無疑致敬了電影《黑客帝國》,Matrix就是電影中的「母體」。
據公開資料,由清華大學于2019年11月孵化成立的NeuraMatrix公司號稱是目前國內腦機接口公司中唯一一家、專注于下一代能力接口的底層設備公司。NeuraMatrix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張沕琳和白碩,則分別是集成電路(芯片)和生物材領域的專家。
截圖自天眼查網站
張沕琳從本科到博士,學習的都是電子工程系,她做的研究可以滿足神經科學前沿研究、以及生物醫(yī)學研究方面的需求,她和高中同學、生物材料專家白碩一起創(chuàng)業(yè),二人一起組成的「既懂芯片又懂生物材料」的組合,為NeuraMatrix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NeuraMatrix最重要的兩個方向就是芯片系統(tǒng)和生化材料,由張沕琳和白碩分別主導,二者交織在一起共同工作。當前,NeuraMatrix產品希望打通腦機之間的無線數據交互通道。
據業(yè)界報道,張沕琳目前正在做NeuraMatrix的芯片系統(tǒng),這種系統(tǒng)比手機系統(tǒng)小很多。NeuraMatrix產品中一些關鍵模塊的驗證已經結束,并已進入系統(tǒng)審核階段。預計到2021年,該公司的第一塊芯片將會發(fā)布。根據目前的公開信息,可以推測NeuraMatrix希望成為提供腦機信號讀。瘋鬟f一整套交互解決方案的平臺。白碩主導的生物材料,要解決的則是材料植入體內后的排異反應等問題。
據稱,NeuraMatrix的產品樣機已經完成,接下來將努力將樣機設備化并找一些人來體驗。預計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第一代產品即將面世。
此外,在預期的前景中,NeuraMatrix還將打通從硬件、到軟件、再到數據服務的一系列產品。硬件包括芯片系統(tǒng)、連接信號采集的上位機、植入體內的電極等;軟件是將信息無線傳輸到手機或電腦等設備上的軟件;數據則是從體內采集、讀取到的信號數據,NeuraMatrix希望可以幫助客戶分析這些數據。
白碩表示NeuraMatrix將分三步走:動物、人、人機交互。
1、先在動物身上做實驗,為神經藥物研發(fā)平臺、腦科學認知科研機構等提供使用工具,希望最終實現給其藥理以及腦科學研發(fā),開辟新途徑。
2、通過腦機接口嘗試改善一些病人的病情,如阿茲海默病、帕金森綜合癥、癲癇等由于神經系統(tǒng)的異常放電而導致的疾病。同時,幫助殘障人士通過腦機接口實現操縱一些機械等可能性。
3、向通信邁進,實現人與人的交互、人與計算機的交互,如打電話、登錄網頁搜索信息和網絡購物等。
為實現上述目標,NeuraMatrix開發(fā)了具備「高精度、低功耗、支持海量數據的自由交互,以及可以長期植入體內」特點的神經接口專用芯片、小型化的無線設備。
據悉,NeuraMatrix已獲得華創(chuàng)資本和真格基金的天使輪融資,華創(chuàng)資本(即寧波梅山保稅港區(qū)匯利道勤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3%,嘉興真格天域股權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持股5%,華控技術轉移有限公司持股7.5%。
創(chuàng)始人背景方面,NeuraMatrix董事長兼總經理白碩,是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組部青年xx(不可說)專家,長期從事可植入生物材料研發(fā)和3D 打印技術,曾擔任Springer旗下期刊《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副主編,入選過中國化學會118位中國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代言人,承擔中國科學院A 類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器官重建與制造項目。
白碩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小分子、高分子凝膠材料的設計和生物力學性能研究,還有對腫瘤細胞在三維受限空間內遷移機理的研究、基于凝膠材料的仿生催化體系的設計和研究和功能化凝膠材料(形狀記憶型材料、光電材料等)的設計和應用,以及生物3D打印技術,白碩已在Adv.Mater.,Angew.Chem. Int. Ed.,ACS Nano等國際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SCI論文20余篇,在英國申請發(fā)明專利1項。
NeuraMatrix另一位創(chuàng)始人、董事張沕琳,公司成立時持有17.5%公司股份,為清華大學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組部青年xx(不可說)專家,具有10余年集成電路研發(fā)經驗,專注于各類低噪聲低功耗傳感接口系統(tǒng)設計,相關學術論文發(fā)表在JSSC(集成電路領域頂級期刊)、TBioCAS(生物醫(yī)療電路與系統(tǒng)頂級期刊)等國際重要期刊上,多次在電路與系統(tǒng)領域重要國際會議上獲得最佳論文獎。
未來如何?
截止目前,早成立兩三年的Neuralink顯然有更多的公開信息,同時也取得了更多的公開成果,NeuraMatrix的產品則還需要拭目以待。
我們一起觀察兩家公司以及該領域其他玩家的未來表現吧,無論如何,僅從潛在益處來看,他們所預期的未來都值得我們期待。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8日立即報名>> 【在線會議】英飛凌新一代智能照明方案賦能綠色建筑與工業(yè)互聯
-
7月22-29日立即報名>> 【線下論壇】第三屆安富利汽車生態(tài)圈峰會
-
7月31日免費預約>> OFweek 2025具身機器人動力電池技術應用大會
-
7.30-8.1火熱報名中>> 全數會2025(第六屆)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
-
免費參會立即報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載>> 《2024智能制造產業(y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藍皮書》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