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Q1扭虧為盈:迎來業(yè)績收獲期
作者:大師兄
4月19日晚間,人工智能龍頭科大訊飛同步公布了2020年年報和2021年一季報,業(yè)績表現亮點頗多。
2020年年報顯示,科大訊飛營收超130億元,同比增長29.23%;歸母凈利潤13.64億元,在助力疫情防控及社會捐贈等支出增加的情況下,同比增速仍高達66.48%。
2021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今年年1-3月實現營業(yè)收入25.01億元,同比增長77.55%,歸母凈利潤為1.39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去年同期虧損1.31億元。
比較來看,公司所屬的計算機應用行業(yè)中,已披露年報的公司,營收增長率的中位數是10.03%,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是18.49%;已披露一季報的公司,營業(yè)收入增長率中位數為52%,凈利潤增長率中位數為19.88%。作為體量較大的公司,科大訊飛的業(yè)績增長,在行業(yè)內也屬于真正的成長股之列。
▲圖源:同花順iFinD
在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科大訊飛是無可爭議的龍頭企業(yè)之一,從最初針對企業(yè)客戶的智慧教育和智慧醫(yī)療產品,到后來推出的針對消費者的訊飛輸入法和曉譯翻譯機,都曾在互聯(lián)網圈引發(fā)轟動效應。
公司的核心管理層主要來自中國科技大學,對技術有極強的追求和執(zhí)念。這一點從科大訊飛的研發(fā)投入即可看出。
在A股上市公司中,營收超過100億、而研發(fā)投入占營收比重超過15%的只有3家公司,即科大訊飛、恒瑞醫(yī)藥和中芯國際,在這其中,科大訊飛的研發(fā)投入比是最高的。
管理層的技術基因和高額的研發(fā)投入鑄就了科大訊飛的核心競爭力,在各類國際人工智能競賽中,科大訊飛獲得了無數的冠軍,甚至入選了全世界50大最聰明公司,排名世界第六,中國第一。
▲圖源:同花順iFinD
強大的技術實力和人工智能的遠大前景,使科大訊飛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上市13年來,其股價漲幅已超過50倍。
▲圖源:同花順iFinD
但是,人工智能從實驗室走向市場,商業(yè)變現的模式并非易事。多年來,公司業(yè)績表現并不算特別亮眼,產品叫好不叫座,特別是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被各方投資者質疑,也使其估值一直處于較高的位置。
事實上,公司的管理層對此早有深刻的深刻認知。
2020年會時,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就曾表示,公司未來5年的基本經營準則,就是實現利潤的盡快增長,凈利潤增速要快于營收的增速。
最近2年的經營業(yè)績,也在驗證著訊飛管理層指定的這一戰(zhàn)略準則,2019年和2020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達到8.19億元及13.64億,增速達到51.12%和66.48%,遠超營收增速。
經歷了多年的市場培育和技術積累之后,或許,科大訊飛已經到了業(yè)績收獲期。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yè)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阿里首位程序員,“掃地僧”多隆已離職
- 2 先進算力新選擇 | 2025華為算力場景發(fā)布會暨北京xPN伙伴大會成功舉辦
- 3 宇樹機器人撞人事件的深度剖析:六維力傳感器如何成為人機安全的關鍵屏障
- 4 清華跑出具身智能獨角獸:給機器人安上眼睛和大腦,融資近20億
- 5 特朗普要求英特爾首位華人 CEO 辭職
- 6 踢館大廠和微軟,剖析WPS靈犀的AI實用主義
- 7 騰訊 Q2 財報亮眼:AI 已成第二增長曲線
- 8 谷歌吹響AI沖鋒號,AI還有哪些機會
- 9 蘋果把身家押在Siri上:一場輸不起的自我革命
- 10 共探合作新機遇!江門市新會區(qū)(深圳)“AI + 機器人” 產業(yè)對接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