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看不懂AI「巨頭」了……
AI成為下一輪革命的主導者,這幾乎應該沒有人持懷疑態(tài)度了吧!尤其是在ChatGPT年初爆火,帶動一大批大模型追隨者之后。
經過區(qū)塊鏈、元宇宙等一批泡沫概念后,無論是資本,還是產業(yè)巨頭,都急忙轉舵方向對準AI賽道,不惜砸再多的資源、資金去搶購一張通往未來的船票。
然而在「傳統(tǒng)」AI賽道,好像又在上演著一場水深火熱,比如前兩天,小柴寫過的被稱為AI四小龍之一的商湯科技。
面對一個前景無限的行業(yè),疊加持續(xù)燒了那么多年的錢,不僅虧損還在持續(xù),更讓人不解的是營收增速竟然下滑到了個位數,甚至關鍵業(yè)務板塊更是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
與此同時,這一被譽為拿到下半場革命門票的核心玩家,竟然還在遭遇著重要股東的連續(xù)減持,甚至是清倉式減持,以及還伴隨著裁員傳聞,在資本市場,市值距最高點3250億港元蒸發(fā)了超2500億,僅剩500億出頭。單從公司的角度來看,遭遇這一堆事,或許是這家公司自己的問題。但或許并不是,因為另一家被稱為AI巨頭的公司寒武紀,如今的境況甚至比商湯還要嚴峻。
一邊是因為搶占無數聲量,以及股價蹭蹭漲的大模型玩家們,一邊是已經基于落地場景投入了上百億資金,營收下滑,虧損繼續(xù)的的昔日獨角獸們,AI市場魔幻的一幕正在加速上演,多少有些讓人恍惚。
前兩天,AI芯片巨頭寒武紀發(fā)布了2023年半年度業(yè)績報告,實現營業(yè)收入1.1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1.72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33.37%。尤其在今年Q2,其營收3918萬元,環(huán)比下降高達48%。從凈利潤角度來看,雖然虧損有所減少,但依然是營收的近四倍,高達5.45億元。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了看,2020年-2023年上半年,寒武紀累計虧損超過30億,分別為4.35億元,8.25億元,12.57億元和5.45億元,虧損金額已遠遠超過IPO募資額。
不過,目前來看,寒武紀賬上還有錢,公司在去年末仍手持現金(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24.67億元。同時,財報還顯示,報告期內,期末資產總計為66.33億元,應收賬款為6.54億元;現金流量方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99億元,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2.31億元。作為算力芯片行業(yè)的龍頭,按照常理來說,不僅有著廣闊的前景,且就當下來看,落地場景或者客戶需求應該都是非常樂觀的,尤其是AIGC行業(yè),發(fā)展勢頭強勁。比如寒武紀,在互聯網、運營商、金融、電力能源等多個行業(yè)及客戶中進行了廣泛的業(yè)務部署與落地。
然而,從營收來看,落地的效率實在不忍直視。總結一下就是:賺錢能力差、盈利能力弱、成長性低、收賬壓力大、存貨變現能力差、現金流差。
而這些作為評價一家公司好壞的關鍵指標,放在整個半導體行業(yè),怕都要墊底了。不過,財報中也不是沒有亮點,比如其積極調整銷售策略,優(yōu)化產品成本結構,使得毛利率同比提升了15.93個百分點,上半年毛利總額8110.97萬元,毛利率70.86%。對于虧損問題,與大多數AI公司類似,就是在研發(fā)方面的持續(xù)投入。根據財務數據,寒武紀研發(fā)投入占營收的比重達400%多。財報顯示,寒武紀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研發(fā)費用分別為5.43億、7.68億、11.36億和15.23億,但其同期營收僅為4.44億、4.59億、7.21億和7.29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減少虧損,寒武紀降低了在研發(fā)的投入,上半年寒武紀研發(fā)支出為4.8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1.46億元。公司表示,研發(fā)投入減少主要系職工薪酬較上年同期減少;測試化驗加工費減少等所致。
根據財報數據,寒武紀的研發(fā)人員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最新為980人,去年同期為1207人,同比減少227人。此外,研發(fā)人員合計薪資3.05億元,去年同期為3.72億元。
寒武紀財報發(fā)布前不久,據南都報道,寒武紀已開始了新一輪的裁員;更早在7月,也有消息稱寒武紀行歌車用芯片以及位于西安、深圳的多媒體項目遭到大比例裁員。對于裁員及業(yè)務調整,寒武紀董事長、總經理陳天石昨日在在公司半年報業(yè)績溝通會上首次公開回應上半年業(yè)務線調整及減員。陳天石表示,公司充分評估行業(yè)和市場發(fā)展,基于歷史及預估的投入產出數據對各個業(yè)務線進行了調整,目前研發(fā)隊伍結構合理、技能全面,能夠有力支撐公司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品研發(fā)。在營收下滑、瘦身的另一面,寒武紀與商湯一樣,也正在遭遇股東的減持。比如今年以來,3月23日到8月24日,古生代創(chuàng)投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1.4343%股權,套現10.72億元;南京招銀和湖北招銀則是清倉寒武紀,分別套現3.88億元與套現1.91億元;國投創(chuàng)業(yè)基金也在4月份股價高點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2,972,003股,套現7.17億元。
昔日資本眼里的香餑餑,如今紛紛被減持,到底是對未來失去了信心,還是對巨頭們失去了信心?
公開資料顯示,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fā)與技術創(chuàng)新,2020年上市后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成為大熱的科創(chuàng)板AI芯片設計第一股,但如今,寒武紀市值為620億出頭。總結來看,無論是商湯,還是寒武紀,我們也不難看出,AI行業(yè)依然沒有跳出泥潭,或者說,在各種口號概念背后,AI的收獲期,還差很遠很遠。話又說回來,尤其在這種情況下,一口吃不成胖子,有多大能量干多大事,盤子鋪太大了,容易跨不過去。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號
編輯|譚松
原文標題 : 越來越看不懂AI「巨頭」了……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立即下載>> 【限時下載】ADI中國三十周年感恩回饋助力企業(yè)升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1 阿里首位程序員,“掃地僧”多隆已離職
- 2 先進算力新選擇 | 2025華為算力場景發(fā)布會暨北京xPN伙伴大會成功舉辦
- 3 宇樹機器人撞人事件的深度剖析:六維力傳感器如何成為人機安全的關鍵屏障
- 4 清華跑出具身智能獨角獸:給機器人安上眼睛和大腦,融資近20億
- 5 特朗普要求英特爾首位華人 CEO 辭職
- 6 踢館大廠和微軟,剖析WPS靈犀的AI實用主義
- 7 騰訊 Q2 財報亮眼:AI 已成第二增長曲線
- 8 谷歌吹響AI沖鋒號,AI還有哪些機會
- 9 蘋果把身家押在Siri上:一場輸不起的自我革命
- 10 共探合作新機遇!江門市新會區(qū)(深圳)“AI + 機器人” 產業(yè)對接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