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小白都能看懂的AI智能體:基本能力、運行機制、類型、與大模型區(qū)別(2)

說到智能體(Agent),那絕對是AI領域的“紅人兒”。

很多人一聽這倆字,腦子里立馬浮現(xiàn)出能說會道、手腳并用的機器人。其實,這種理解還停留在科幻片層面。

那問題來了,什么是智能體?它到底靠什么運作?跟大模型又有什么區(qū)別?今天,就帶你更清晰得認識AI智能體。 

1 什么是智能體?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百度百科對于智能體的定義:

“智能體(Agent)是指能夠感知環(huán)境并采取行動以實現(xiàn)特定目標的代理體。它可以是軟件、硬件或一個系統(tǒng),具備自主性、適應性和交互能力。智能體通過感知環(huán)境中的變化(如通過傳感器或數(shù)據(jù)輸入),根據(jù)自身學習到的知識和算法進行判斷和決策,進而執(zhí)行動作以影響環(huán)境或達到預定的目標。智能在人工智能領域廣泛應用,常見于自動化系統(tǒng)、機器人、虛擬助手和游戲角色等,其核心在于能夠自主學習和持續(xù)進化,以更好地完成任務和適應復雜環(huán)境。”

看完是不是感覺有點懵?那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這個定義從運行機制、形態(tài)、特征和應用幾個角度介紹了智能體。

運行機制:類似于人類,智能體能觀察周圍環(huán)境,理解信息,并采取行動來完成任務。形態(tài):智能體不一定是單一的形態(tài)。它可以是虛擬的,或者有物理形態(tài)的?梢允擒浖ɡ缌奶鞕C器人程序)、硬件(例如人形機器人)或者軟硬件結合的系統(tǒng)(例如工業(yè)自動化系統(tǒng))。特征:定義中提到了自主性、適應性和交互性這三個特征。這些特征讓智能體區(qū)別與普通AI模型,也是代表更高智能化水平的關鍵特征。簡單說,它是那種不需要人類每一步盯著指揮,就能自己理解情況、處理問題、完成任務的AI。

不管是掃地機器人、導航系統(tǒng),還是你正在使用的AI工具,它們背后運轉的“靈魂”,就是智能體。

2 智能體都能干什么?

一個成熟的智能體,通常具備這些基本能力:

感知:像眼睛和耳朵一樣,它能獲取外界信息,比如通過攝像頭“看”,通過傳感器“聽”或“摸”。

推理:獲取信息后,它能做出判斷,比如判斷是該拐彎還是繼續(xù)直走。

執(zhí)行:該動手時就動手,比如掃地機器人自動開始清掃,或是語音助手打開音樂。

交互:能和人對話,也能和其他系統(tǒng)協(xié)同,比如你跟智能音箱說“放首歌”,它去調動音樂App來配合。

學習:越用越聰明,會根據(jù)使用者的習慣進行調整。

自適應:環(huán)境變了,它也能跟著變,不會一出bug就卡住。

自主性:關鍵是不用每件事都告訴它,它能自己決定怎么做。

這些能力組合起來,智能體不但能完成單一任務,還能搞定復雜流程,比如從查詢天氣、定好鬧鐘,到下單早餐,全流程自動完成。 

3 智能體的“感知-執(zhí)行機制”

我們人類做事是這樣的:看 → 想 → 干。

智能體也是一樣,它通過感知收集環(huán)境數(shù)據(jù),比如聽到指令、看到圖像、接收到溫度變化。然后推理分析,做出判斷。最后執(zhí)行行動,比如走動、說話、發(fā)郵件、掃地、關燈……它也會在執(zhí)行后繼續(xù)回顧,不斷優(yōu)化動作,形成閉環(huán)。

比如你家的保姆機器人,想做頓飯,它會先看看廚房有什么食材(感知),再想想能做什么菜(推理),然后開始洗菜切菜(執(zhí)行)。過程中爐灶溫度變化、水燒開的聲音,都會反饋給它,幫助它調整節(jié)奏。很像一個真正的廚師。 

4 和大模型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會把智能體和大模型混為一談。其實它們不一樣。

大模型擅長處理文本、圖像、語音等信息,但需要你明確告訴它“干什么”。比如你問ChatGPT一個問題,它會給你答復,但它不會自己主動跑去做事。

而智能體更主動。你只要告訴它目標,它就能自己規(guī)劃路徑、分配任務、調整策略,把目標拆成一個個小任務,一步步完成。哪怕遇到突發(fā)情況,它也能自己改計劃。

簡單點說,大模型像是顧問,而智能體則像整個團隊。

5 智能體的5種類型

智能體根據(jù)能力和復雜度,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基于規(guī)則的智能體:只會按事先設定的規(guī)則執(zhí)行,比如定點開燈、定時播放音樂。

基于模型的智能體:有簡單的記憶力和判斷力,比如掃地機器人能記住清掃過的區(qū)域。

基于目標的智能體:它有明確目標,會自己制定計劃去完成,比如導航系統(tǒng)自動規(guī)避擁堵。

基于效用的智能體:不只完成任務,還追求性價比,比如自動選擇最省油又最快的路線。

學習型智能體:最強的一類,會從經驗中不斷優(yōu)化自己,像電商推薦系統(tǒng)、個性化AI助手等。

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智能體正在從“工具型助手”向“協(xié)作型伙伴”升級。

未來的智能體,不僅能做事、能溝通,還能自己學習、自己成長,成為你生活中的“超級助手”。而我們也該學會如何與它們合作、共存、共贏。

       原文標題 : 小白都能看懂的AI智能體:基本能力、運行機制、類型、與大模型區(qū)別(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wǎng)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