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er Semiconductor和硅光子學公司Quintessent正在合作創(chuàng)建硅光子學(SiPho)過程集成量子點激光器,為機器學習(ML)和分解計算(數(shù)據(jù)中心)市場提供光學連接。
激光 | 2021-09-07 15:00 評論總部位于蘇黎世的WayRay公司正在推廣一種汽車抬頭增強現(xiàn)實顯示器,該顯示器可以“變身”為擋風玻璃的大部分,并在不同的可視距離定位虛擬物體。
顯示 | 2021-09-07 14:23 評論研究人員最近在加州斯坦福直線加速器(SLAC)設施使用激光驅動壓縮技術和X射線衍射調查,發(fā)現(xiàn)了一種在液體苯(一種常見的碳氫化合物)中形成復雜碳薄片狀固體分子的機制。這可能會解開一些碳形成之謎。
激光 | 2021-09-07 11:35 評論在《自然·光子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評論文章中,來自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評估了膠體量子點激光器的研究現(xiàn)狀,重點是未來的電泵浦器件或激光二極管。
激光 | 2021-09-07 11:07 評論【藍科技報道】作為長期主義者,創(chuàng)新一直以來都是蘋果、谷歌可持續(xù)增長的秘訣。2017年蘋果推出的蜂窩版 Apple Watch,三款 iMac,雙旗艦 iPhone,一個是 iPhone 8 系列,包括
顯示 | 2021-09-07 09:34 評論文︱王樹一圖︱Rambus算力破T(即TOPS,每秒萬億次運算)已不新鮮,頂級高算力芯片的單顆算力峰值如今在數(shù)百T級別,但存儲器帶寬破T(TB/s,每秒萬億字節(jié)帶寬)鳳毛麟角。由于算力和存儲器帶寬/接口帶寬發(fā)展速度的不均衡
電子工程 | 2021-09-07 08:48 評論新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振動計,根據(jù)NIST的說法,比目前的比較方法快30%左右,因為它是在戶外進行的,不需要耦合器或充氫。
激光 | 2021-09-06 17:22 評論近期,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介紹了最新研制的高平均功率光電陰極驅動激光系統(tǒng)。據(jù)悉,該系統(tǒng)采用摻鐿光子晶體棒光纖作為主要放大器,平均紅外功率已超過100 W。
激光 | 2021-09-06 14:55 評論C114訊 9月3日消息(余予)來自中國科大的消息顯示,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近日在機器學習提高超導量子比特讀取效率上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郭國平教授研究組與本源量子計算公司合作,在本源“夸父”6比特超
光通訊 | 2021-09-06 11:35 評論研究人員克服了量子位信號的缺點,開發(fā)了二維材料的超薄量子傳感器。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報告了創(chuàng)紀錄的室溫下的46%的ODMR對比度,和同時增強hBN自旋缺陷的光致發(fā)光高達17倍的金膜微波波導的表面等離子體。
光通訊 | 2021-09-06 11:23 評論與現(xiàn)有系統(tǒng)相比,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自適應光學激光器具有重要的附加能力,將安裝在歐洲航天局(ESA)的光學地面站。據(jù)悉,在該測試中,更高的激光功率及其啁啾系統(tǒng),將顯著改善地面望遠鏡拍攝的天文圖像的清晰度。該技術的加持,還為激光衛(wèi)星通信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激光 | 2021-09-06 10:07 評論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自然》雜志上報道了對“鬼極化子”(ghost polaritons)的首次觀測。“鬼極化子”是一種新的表面電磁波形式,攜帶納米尺度的光,與材料振蕩強烈耦合,具有高度準直的傳播特性。
光學 | 2021-09-03 15:09 評論近期,來自中國與澳大利亞的研究團隊報道了一種連續(xù)可調諧的金剛石拉曼激光器,其范圍從590 nm到625 nm(黃-紅光波段),產(chǎn)生高達8W的連續(xù)波輸出。
激光 | 2021-09-03 13:51 評論兩周前,造車的特斯拉突然成為了機器人圈內的熱點,馬斯克在AI Day的結尾為大家?guī)砹瞬实啊猅esla Bot——一款”皮膚“光滑、線條流暢但在目前看來”一無是處“的人形機器人。CEO馬斯克提到,這款人型機器人最早會在2022年投放市場,雖然機器人業(yè)界似乎并不買賬,但馬斯克的決心卻是下定了
機器人 | 2021-09-03 11:30 評論IT之家 9 月 2 日消息 自“碳中和”出現(xiàn)、流行,并成為國家口號,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電子垃圾處理問題也成了一直不得不直面的挑戰(zhàn)。IT之家了解到,中國向世界承諾到 2060 年將達到碳中和,也就是二氧化碳零排放
可穿戴設備 | 2021-09-03 09:55 評論科學家們已經(jīng)證明,一種新型的微型激光器——法諾激光器,與其他類型的激光器相比,具有根本的優(yōu)勢。這一發(fā)現(xiàn)對許多未來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如集成光子學、電子學與光子學的接口以及光學傳感器。
激光 | 2021-09-02 15:37 評論近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的研究人員成功利用激光摻雜技術生產(chǎn)出了一種更高效的太陽能電池,他們稱這一過程創(chuàng)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激光 | 2021-09-02 14:12 評論韓國研究人員將兩種場景生成技術——多焦顯示(multifocal display)和集成成像(integral imaging)——融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大尺寸、超高清的3D圖片。
光學 | 2021-09-02 11:06 評論維也納技術大學(TU Wien)的研究人員開發(fā)了一種輕型光學系統(tǒng),用于對表面進行微米級精度的三維(3D)檢測。該測量工具可以大大加強高科技產(chǎn)品的質量控制檢查,包括半導體芯片、太陽能電池板和消費電子產(chǎn)品,如平板電視。
光學 | 2021-09-01 18:53 評論近日,暨南大學麥文杰、計鐘課題組在Nano Research上發(fā)表論文,報道了一種自供電的NiOx/Cs3Bi2Br9異質結光電探測器,采用電化學沉積NiOx作為空穴傳輸層,具有良好的光探測性能。
光通訊 | 2021-09-01 17:38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