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市場破億 國內外都有哪些玩家
在實際應用時,多數闖紅燈的行人會意識到錯誤,為了不繼續(xù)被曝光而主動聯系交警,接受罰款以求撤掉照片。通過利用“羞恥心”結合“黑科技”的方式,“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也得到了一定的約束。
人臉識別市場前景及挑戰(zhàn)
相關分析報告顯示,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從2009年的3.90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26.5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1.5%,實現了飛速發(fā)展。預計未來一段時間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將保持2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全球人臉識別市場規(guī)模將達75.95億美元。
如此迅猛的增長態(tài)勢,可謂前景一片良好。但是發(fā)展至今,人臉識別技術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采集條件與采集對象兩方面,比如,采集環(huán)境的光照條件可能影響采集效果。人臉比對時,假如剃了胡子、換了發(fā)型、帶了眼鏡、變了表情都有可能引起比對失敗。而且對于雙胞胎來說,由于相似特征太多,人臉識別基本不可能完成。
另外,若是處于非配合情況下的人臉圖像采集,被監(jiān)控對象可能會戴著眼鏡、帽子等飾物,使得被采集的人臉圖像有可能不完整,從而影響了后面的特征提取與識別,甚至會導致人臉檢測算法的失效。
同時,隨著年齡的變化,面部外觀也會變化,特別是對于青少年,這種變化更加明顯。因此年齡變化對人臉識別算法的影響也必須得到解決。
但是從發(fā)展趨勢來看,越來越多科研單位已開始對人臉識別技術進行更深入地研究。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也將使得人臉識別進一步完善。未來物聯網時代,人臉識別也有望成為有效身份識別,商業(yè)前景非常廣闊。
國內外人臉識別主要玩家
一直以來,國內外對于人臉識別的研究都非常的活躍。美國、日本、德國等經濟發(fā)達國家和部分發(fā)展中國家都有相關科研單位對此進行研究。小編在這里整理收集了國內外幾家比較知名的人臉識別公司,以供各位參考:
國外公司:德國CognitecSystem、西班牙HertaSecurity、日本NEC、美國的Identix、Bioscrypt、Google以及Facebook。
以上幾家里面,德國的Cognitec主要從事政府項目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西班牙Herta是一家學術氛圍很濃厚的公司,而NEC公司主要做機器人視覺識別系統(tǒng)。美國Identix公司則是多模認證(指紋、虹膜)為主體業(yè)務,而Bioscrypt公司早期起于指紋識別考勤,后來轉戰(zhàn)人臉識別領域,在市場上占據了不小份額。
這五家公司都屬于比較早期的老牌強者,而Google和Facebook進入人臉識別領域的時間并不算長,但因其本身的雄厚技術實力以及海量數據支持,占據國外主流人臉識別公司的地位也是合情合理。
國內公司:商湯科技、科大訊飛、曠視科技、云從科技。
其中商湯科技可以說是現在國內人臉識別技術領域的龍頭企業(yè),曾在一次公開評測中超過了Facebook和Google,由此獲得了知名風險投資公司IDG的垂青;科大訊飛最早是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在2014年聯合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團隊,共同推出世界領先的人臉識別技術,識別率高達99%;曠視科技目前為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提供面部掃描系統(tǒng),在金融、安防、零售領域分別開始了商業(yè)化探索并成功發(fā)育出Face++Financial等多款垂直人臉驗證解決方案產品;云從科技,成立于2015年4月,是一家從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孵化的專注于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業(yè)。目前已成為是中國銀行業(yè)人臉識別第一大供應商。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8日立即報名>> 【在線會議】英飛凌新一代智能照明方案賦能綠色建筑與工業(yè)互聯
-
7月22-29日立即報名>> 【線下論壇】第三屆安富利汽車生態(tài)圈峰會
-
7.30-8.1火熱報名中>> 全數會2025(第六屆)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
-
7月31日免費預約>> OFweek 2025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論壇
-
免費參會立即報名>>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即日-2025.8.1立即下載>> 《2024智能制造產業(y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藍皮書》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