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 日,小米集團正式啟動 2026 屆頂尖人才全球校招,號稱小米版 “天才少年” 計劃。
這次校招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自動駕駛等前沿領域,招聘范圍很廣,2023 - 2026 年畢業(yè)的本科生、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后都有機會。
工作地點包含北京、深圳、武漢、南京等核心城市。
被選中的人會參與到萬億級賽道項目中,像多模態(tài)技術、芯片研發(fā)、汽車三電系統(tǒng)等關鍵領域。
小米為了吸引這些頂尖人才,給出了行業(yè)頂尖的薪酬,還增設了成果轉化獎勵,入選者能共享生態(tài)增長帶來的紅利。
同步開放的還有青年公寓計劃。北京昌平區(qū) 2658 間公寓月租均價 1999 元,南京建鄴區(qū) 566 間公寓 7 月開放申請,應屆生享有優(yōu)先入住權。
小米集團合伙人、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持續(xù)加大應屆畢業(yè)生的招聘,2025 年全國應屆生招聘超過 5000人。
人才戰(zhàn)略已成小米核心布局。2025 年初,雷軍將技術最高獎獎金提至 1000 萬元,并以千萬年薪招募 AI 專家羅福莉領軍大模型團隊。
大廠高薪搶才早有先例。
華為的 “天才少年” 計劃在 2019 年啟動,當時華為被美國狙擊,芯片斷供,高端手機市場份額縮水,前沿創(chuàng)新也面臨困境!疤觳派倌辍 年薪分三檔:89.6 萬 - 100.8 萬元、140.5 萬 - 156.5 萬元、182 萬 - 201 萬元。
阿里 2011 年啟動 “阿里星” 計劃,當時阿里云剛創(chuàng)立,早期入選校招生能拿到 P6、P7 職稱,由副總裁親自培養(yǎng),年薪上不封頂。不過,阿里挑選極其慎重,據(jù)說面試輪數(shù)最多達到了 13 輪,持續(xù)了幾個月周期。
騰訊的 “青云計劃” 也頗具影響力。“青云計劃” 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基礎設施 / 硬件、存儲 / 數(shù)據(jù)庫、大數(shù)據(jù)、多媒體、游戲引擎、安全、機器人、量子和金融科技等十大技術領域,為頂尖技術人才提供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回報和激勵政策。2024 年升級后,大模型專項擴招超 50%。
美團則有 “北斗計劃”,招聘方向涵蓋大模型與 AIGC、自動駕駛技術研究、運籌優(yōu)化和智能調度、無人機技術研究、視頻編解碼等。“北斗計劃” 全年網申,免筆試且可多志愿投遞。
百度的 “AIDU” 計劃旨在為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輸送人才。選拔方向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大數(shù)據(jù)等核心技術領域。
快手的 “STAR”、同樣致力于挖掘和招攬頂尖人才。
在 AI 人才爭奪上,大廠更是火力全開。
字節(jié)跳動推出 Top Seed 與 “筋斗云” 計劃,覆蓋大模型全領域研究,薪酬無上限。京東 “TGT 計劃” 開放 8 大技術方向,1.8 萬個核心崗位。阿里云 2026 屆實習招聘 AI 崗位占比超 80%。百度 3 月開放 3000 余個暑期實習崗,87% 與 AI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