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剛剛,華為突襲2000億新機器人賽道

2025-11-28 15:17
鉛筆道
關注

作者 | 鉛筆道 華泰詩

華為殺進了這個賽道,很出人意料。

11月26日。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宣布,華為推出首款陪聊機器人“智能憨憨”,售價399元,將于11月28日開售。

“智能憨憨”有毛絨玩具的外形,能和用戶語音對話、觸摸互動,還帶有專屬日記記憶系統(tǒng),能記錄用戶的日常傾訴和悄悄話。

2025是AI陪伴硬件爆發(fā)之年。

據(jù)鉛筆道統(tǒng)計,今年以來,海內外共有超過20家陪伴類“AI+硬件”公司獲得融資,光是單輪金額突破億元的就有躍然創(chuàng)新、靈宇宙、維他動力、玄源科技、樂聚機器人等。

一位AI陪伴玩具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告訴鉛筆道,華為的加入說明這條賽道真的成立了。

然而,也有創(chuàng)業(yè)者告訴鉛筆道,這行很卷,很多產品無非是玩具套個芯片,內置大模型的互動水平沒有拉開太大差距,IP對產品銷量的影響更大。

還有創(chuàng)業(yè)者透露,行業(yè)數(shù)據(jù)存在較大水分,一些熱門產品銷量并沒有對外宣稱的那么大。

華為此時入場,目標到底是純粹賣貨,還是以玩具為終端,獲取大量高價值真實數(shù)據(jù),為下一代更先進AI產品打基礎?

- 01 -

早在半年前,深圳供應鏈圈就流傳:華為正在秘密研發(fā)一款AI寵物硬件。

據(jù)“AI硬件圈”報道,今年夏天,隨著鴻蒙5.1系統(tǒng)升級,華為就向用戶介紹了“憨憨”這一虛擬形象。

那時,憨憨主要作為手機端的智能陪伴角色存在,用戶可以在屏幕上與它互動,模擬擼毛,還能根據(jù)生活節(jié)奏同步狀態(tài)。

而實體的“智能憨憨”搭載華為小藝大模型和適配鴻蒙系統(tǒng)。它被設計了完整的宇宙觀——它來自一顆以情緒能量為生命源泉的環(huán)形行星,因星球面臨快樂單一導致的能源危機,而被派來地球與人類締結伙伴契約。

據(jù)“AI知識玩具庫”描述,用戶通過對“智能憨憨”觸摸、吹氣,可觸發(fā)擼毛、撓癢等反饋,摸摸它的額頭,會給予不同的表情反應,輕輕晃動,會興奮到發(fā)抖;通過對話,傾聽喜怒哀樂;有記憶能力:與憨憨分享的事兒它都能記住,并用日記創(chuàng)造彼此的共同回憶。

還能根據(jù)用戶作息提供晨起問候、睡前道晚安等節(jié)律同步服務。

鉛筆道還沒有實地體驗“智能憨憨”,但通過多家媒體的介紹、描述來看,它的功能并沒有超出鉛筆道此前體驗過的幾款AI陪伴玩具。

有分析認為,華為入場,有助于將“AI玩具”這個概念,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和廣度,推向了數(shù)以億計的普通消費者。而經銷商、零售渠道、禮品采購商等B端客戶則會認為。

這不再是一個小打小鬧的邊緣產品,而是一個即將起勢的、被主流品牌驗證過的潛力品類。

一位創(chuàng)始人告訴鉛筆道,華為的加入是一件好事,會讓更多人關注 AI陪伴設備,加速整個行業(yè)往前走。

還有創(chuàng)始人告訴鉛筆道,并不擔心華為等巨頭入局,因為做AI陪伴玩具不只是“技術問題,還涉及情感、IP和用戶體驗的深刻理解,難以快速復制。”

不過,對于財大氣粗、消費電子產品有豐富經驗的華為來說,這些可能并不是大問題。

- 02 -

AI陪伴玩具做的是“戰(zhàn)勝孤獨”的生意。

這門生意大到什么程度呢?

全球智能陪伴市場規(guī)模在2024年高達28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億元)。

對許多單身青年、獨居老人,或長期缺少情感支持的人來說,傳統(tǒng)社交正變得越來越難。時間不夠、精力有限,成本又高。

而 AI 陪伴玩具不需要約時間,也不用顧及人情世故。隨時能說話、隨時在。對他們來說,這幾乎成了一種“隨取隨用的情緒支撐”。

另一方面,技術也成熟了。大模型、多模態(tài)交互、語音合成、情緒識別,讓“AI陪聊”第一次擁有了真正的“人味兒”。

一位創(chuàng)業(yè)者告訴鉛筆道,AI陪伴玩具之所以多如過江之鯽,主要是大模型技術成熟。“陪伴是大模型最能發(fā)揮價值,同時社會需求最強的場景,這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過去的智能助手,只能接語音命令:放歌、查天氣、設提醒。它們解決的是效率問題,對話淺、缺乏情緒和共鳴,也沒有上下文記憶。所以幾乎不可能承擔“陪聊”這種持續(xù)性、情緒驅動的交流。

AI陪伴玩具通過“擬人化表達、情緒共鳴、長期記憶和上下文理解”,能夠建立起某種情感連接。

這類產品還很容易規(guī);。一個訓練好的大模型,可以同時服務成千上萬用戶。實體部分只要成本控制到位,也能大批量出貨。

數(shù)據(jù)顯示,2025 年,AI 陪伴類應用的日活人數(shù)比去年翻了一倍。越來越多人主動尋求這樣的陪伴。這種從“工具”到“伴侶”的轉變,本質上是技術能力成熟后的自然結果。

相比傳統(tǒng)消費電子產品,陪聊機器人附帶的“情感價值+社交價值”讓它具備更強的粘性與復購可能。

對于許多用戶來說,這不是一次性購買,而是“長期陪伴+周期性服務/訂閱/增值服務”的入口,這對企業(yè)而言,也是穩(wěn)定、持續(xù)變現(xiàn)的路線。

對于產業(yè)鏈上游——包括芯片、語音識別/合成技術、多模態(tài)感知、傳感器、算法模型——都是一次新的需求催化。

03 -

雖然2025年行業(yè)融資較多,但AI陪伴玩具的熱潮可能剛剛開始。

躍然創(chuàng)新創(chuàng)始人李勇曾告訴鉛筆道:“如果只是做出一個60分以下、簡單會說話的玩具,很多公司都能做到。

但AI玩具的終極目標是實現(xiàn)‘生命感’,即使是最先進的開源方案,也還不能滿意。

可能到2026年,隨著大模型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遺忘和個性化方面,會有更大突破。硬件和IP解決方案已經相對成熟,但軟件層面的AI能力還需時間。”

未來,AI陪伴硬件功能會越來越豐富。

從單一的“語音/文本聊天+情緒識別”,到多模態(tài)交互(聲音+表情+語調+面部+視覺+場景感知),乃至“具身智能”——真正進入家居、陪護、陪伴場景,向“社會輔助機器人”發(fā)展。

目前很多陪聊產品針對兒童、年輕人,但隨著老齡化、養(yǎng)老需求、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陪護+陪聊+情感支持+健康關懷”型機器人,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增長方向。

已有業(yè)內聲音認為,“AI機器人將與人、寵物一起成為家庭成員”。

AI陪伴玩具還可能稱為一個實現(xiàn)更高維度理想的入口。靈宇宙創(chuàng)始人顧嘉唯就希望,“通過鋪開輕量級的硬件終端來收集海量的、真實的、多模態(tài)的用戶交互數(shù)據(jù),用這些數(shù)據(jù)反哺和迭代我們的模型與算法,最終通向更高級的AGI和家庭機器人。”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原文標題 : 剛剛,華為突襲2000億新機器人賽道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