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補貼,燃料電池汽車會如何發(fā)展
燃料電池系統(tǒng)技術水平待提高
雖然多數(shù)車企都有燃料電池汽車的產品規(guī)劃,但實際上,燃料電池汽車最重要的部件——燃料電池系統(tǒng),少有車企能自行研發(fā)。今年上半年,申報的148款燃料電池汽車,燃料電池系統(tǒng)供應商只有48家,只有濰柴、中車、上汽等少數(shù)幾家車企能夠用集團內部其他公司的燃料電池系統(tǒng)外,其他車企都完全用的是第三方燃料電池系統(tǒng)。
燃料電池的性能主要包括功率密度、壽命、成本等指標,電車匯依據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相關參數(shù)了解到,目前國內燃料電池系統(tǒng)成熟產品在技術指標上與國外領先產品存在較大差距。
2016年發(fā)布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對燃料電池汽車的發(fā)展提出了相應的發(fā)展目標,2020年達到:最高效率60%,冷啟動溫度-30°C,材料成本1000元/kW,乘用車額定功率70kW,壽命5000h,比功率3.0kW/L或2.0kW/L;商用車額定功率70kW,壽命10000h,比功率2.0kW/L。從目前燃料電池系統(tǒng)企業(yè)配套到整車上的產品來看,離既定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高成本依賴于政策支持
當前燃料電池汽車成本較高,根據車輛采購招標信息,12 米燃料電池公交車價格約 300 萬元,而同級傳統(tǒng)燃油公交車價格不超過 100 萬元。我們測算,燃油公交車升級為 60kW 燃料電池公交車成本上升約 140 萬元。2018年大中型燃料電池客車國補 50 萬元(2019年6月26日至2020年4月22日按2018年標準的0.8倍執(zhí)行),補貼資金可覆蓋燃料電池車大部分新增成本。
相較同類型的燃油車,燃料電池物流車成本增加了64萬元。其中,燃料電池汽車新增成本集中在燃料電池系統(tǒng)和儲氫系統(tǒng)。但是扣除補貼后,燃料電池車的購置成本與燃油車基本一致。
但是今年的補貼政策中并未提及燃料電池汽車購置補貼,只是提出將選取部分城市開展示范應用,并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示范城市給予獎勵。國家政策尚未明確出臺,很多地方政府已經給出了配套政策來跟進,不過從今年已經出臺政策的地區(qū)來看,主要還都是在支持建設加氫站,并且規(guī)劃了加氫站的建設數(shù)量。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9月19日立即申請>> 【英飛凌產品試用】電解氫與儲能中的功率器件和應用
-
10月·深圳報名參會>> OFweek 2025先進電池技術研討會
-
限時免費立即下載>> 零碳智造·2025工商業(yè)光儲發(fā)展藍皮書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直播】英飛凌&安富利—儲能硬仗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2025WAIE-光伏儲能應用大會暨展覽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OFweek 2025工商業(yè)光儲招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