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首頁 > 高端訪談

專訪高木學習創(chuàng)始人兼CEO劉瞻:用人工智能賦能新教育

AI技術正逐漸應用在教育產業(yè)上,高木學習作為國內首家基于AI技術的K12個性化學習平臺,首創(chuàng)性地將AI技術、大數(shù)據技術、演進式知識路徑矩陣理論等技術及教育理論融入日常教與學場景中,為每個學生定制最優(yōu)學習路徑。

人工智能 | 2019-03-25 11:55 評論

鹽城爆炸事件 上海控安第一時間接受地信行業(yè)媒體緊急訪談

3月21日14時許,江蘇鹽城市響水縣一化工園區(qū)內發(fā)生爆炸。截至23日7時,事故已造成64人死亡,救治的傷員中危重21人、重傷73人、失聯(lián)28人。從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如果有GIS的參與,救援過程完全能夠更快一些。

工控 | 2019-03-25 09:43 評論

比爾·蓋茨: 不要輕易給人工智能劃定國界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lián)席主席比爾·蓋茨近日在出席斯坦福大學一個論壇時說,給人工智能劃定國界是很困難和有問題的,因為很多時候人工智能是全球合作的結果。

機器人 | 2019-03-25 08:41 評論

倪光南:網絡安全需要新增自主可控測評

為了保障網絡安全,必須實現(xiàn)技術、產品、服務、系統(tǒng)的自主可控,需要在質量測評、安全測評的基礎上增加自主可控測評。

工控 | 2019-03-22 09:01 評論

鑄造3D打印 從受制于人到世界領跑

讓鑄造工人穿著白大褂在空調環(huán)境下體面地工作,這是所有共享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掛念著的事。集團聚焦行業(yè)轉型升級痛點,投入10多億元主攻鑄造3D打印產業(yè)化應用技術及智能工廠建設,實現(xiàn)國內首創(chuàng)后,綜合集成技術領跑世界。

3D打印 | 2019-03-22 08:33 評論

三年轉型成果落地:潤和實現(xiàn)從芯片到應用的全棧式IOT能力閉環(huán)

潤和是華為體系內少數(shù)的以咨詢服務、軟件產品、解決方案等為主營業(yè)務的技術合作伙伴;在軟件研發(fā)外包體系內,潤和與華為的戰(zhàn)略匹配度名列前茅;2018年,憑借專業(yè)的技術交付能力,潤和在華為的評比和考核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工控 | 2019-03-21 11:33 評論

網紅機器狗之后 MIT新品迷你獵豹機器人有啥能耐

本月早些時候,麻省理工學院(MIT)發(fā)布了其迷你獵豹的新視頻,這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仿生機器人實驗室的小型四足機器人。該實驗室負責人桑巴·金(Sangbae Kim)日前接受采訪,談了許多關于迷你獵豹設計以及機器人未來發(fā)展需要面對的問題。

機器人 | 2019-03-21 10:51 評論

機智云黃錫雄:物聯(lián)網時代的“織網者”

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云服務等技術不斷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各個行業(yè)即將迎來發(fā)展“井噴”的臨界點,各產業(yè)無疑將迎來一個大發(fā)展的黃金十年。物聯(lián)網云平臺作為萬物互聯(lián)的基礎,更是肩負了為傳統(tǒng)企業(yè)賦能的使命。

工控 | 2019-03-21 10:35 評論

艾特智能CEO沈澈:全力打造智能家居新生態(tài)

從最開始的射頻到后來的ZIGBEE,沈澈見證并引領了國內智能家居技術的迭代。

智能家居 | 2019-03-21 10:13 評論

5G元年 看TE如何用連接器穩(wěn)住這一池沸水

連接器作為一種不可缺少的電器零件,是電路內連接被阻斷或鼓勵不同的電路的橋梁。作為連接器市場巨頭之一的泰科電子,借著慕尼黑上海電子展的機會,向公眾展示了其對連接器的獨特理解。

工控 | 2019-03-21 09:45 評論

任正非接受外媒采訪回應一切 ,華為設備中絕對不存在后門

近日華為CEO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采訪時,針對美國政府、美國的安全機構認為華為的設備中存在后門一事回應道,他已經在多個媒體上表態(tài)“絕對不可能”。

光通訊 | 2019-03-21 09:24 評論

選擇靠譜的基因檢測 為健康賦能

通常來說,與科研和醫(yī)療相關的專業(yè)級基因檢測不同,消費級基因檢測直接面向大眾,而且,價格不是很高。通過對用戶的一點唾液樣本,檢測出其健康風險、營養(yǎng)代謝、食物敏感性和運動能力等。

儀器儀表 | 2019-03-21 09:22 評論

艾特智能家居CEO沈澈:全力打造智能家居新生態(tài)

了解智能家居的人,對于沈澈并不陌生。

物聯(lián)網 | 2019-03-20 16:37 評論

強化學習之父:AI研究70年教訓深刻 未來探索要靠智能體自己

強化學習之父Richard S. Sutton認為,過去70年來AI研究的最大教訓,就是我們過于依賴人類的既有知識,輕視了智能體本身的學習能力,將本該由智能體發(fā)揮自身作用“學習和搜索”變成了人類主導“記錄和灌輸”。

機器人 | 2019-03-20 16:32 評論

全球VC紛紛入局 人工智能將如何引爆醫(yī)療行業(yè)

總部位于蘭開斯特的早期風投基金Aspire Ventures專注于投資和孵化醫(yī)療科技公司,特別關注結合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事實證明,Aspire Ventures和上述醫(yī)院以及壽險公司的合作卓有成效。

機器人 | 2019-03-19 15:56 評論

深耕應用場景 賽意信息加快工業(yè)互聯(lián)網建設步伐

賽意信息于日前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工業(yè)互聯(lián)網峰會上展示了硬件一體化的工業(yè)互聯(lián)網示范線,并以工業(yè)手環(huán)為依托,強化自身在工業(yè)互聯(lián)網生態(tài)中的建設,從高價值可復制的小場景到未來可以覆蓋多行業(yè)的工業(yè)設備使用場景。

工控 | 2019-03-19 10:50 評論

飛庫科技:定制化服務契合用戶場景 打造智能化倉儲大腦

中國倉儲行業(yè)起步較晚,行業(yè)缺乏統(tǒng)一標準,且實際場景較為復雜。大部分智能倉儲設備與實際場景分離,上下游無法有效銜接另外。筆者于近日探訪以智能倉儲技術起家的飛庫科技,共同探討目前中國智能倉儲問題的解決之道。

工控 | 2019-03-19 09:12 評論

做強科學儀器國貨 亟須政策扶一把

我國使用的科學儀器中,近30種關鍵部件高度依賴進口,如應用于光譜類型分析設備的光電倍增管,用于核磁共振分析儀的超低噪聲前置放大器,用于質譜儀的分子泵等。

儀器儀表 | 2019-03-19 08:44 評論

AI“立法”新紀元:需多方共同參與 充分溝通

今天的AI已經走出來實驗室、象牙塔,快速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的,我們在享受技術進步的便利時,潛在的威脅也隨之而來——法律盲區(qū)、倫理挑戰(zhàn)、監(jiān)管的空白地帶……如何在發(fā)揮AI價值的同時,規(guī)避其帶來的風險?

人工智能 | 2019-03-19 02:57 評論

涂鴉智能王學集:AIoT面前 不存在“偽需求”

自2017年開始,“AIoT”這一詞匯就被頻頻提起,去年下半年更是達到了一個高潮。AIoT是什么,顧名思義就是AI+IoT。事實上,在2017年之前,就有人開始做這件事情。

機器人 | 2019-03-18 14:34 評論
上一頁  1 ...  73 74 75 76  77 78 79 ... 203   下一頁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