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伙賣地下管道機器人:年入2.49億,港股上市,全球唯一
作者丨鉛筆道 黃小貴
一家機器人企業(yè)要IPO了,但它家的機器人跟常人理解的有些不同。
8月28日,深圳市博銘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博銘維技術)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
博銘維技術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做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的企業(yè),致力于解決快速城市化所帶來的突出的城市地下空間運維及安全問題。
博銘維技術創(chuàng)始人代毅是一位“80后”,遼寧阜新人,上世紀90年代隨父母到深圳。代毅本碩畢業(yè)于電子科技大學,后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獲得金融工程碩士學位。
據深圳當地媒體“龍華同心圓”報道,2012年,代毅回國,想做科技產品。。
代毅和團隊研發(fā)了一款檢測電纜溝中電纜運行狀態(tài)的特種機器人。電纜可以用專用機器人,能否為城市地下管線也開發(fā)專屬機器人,用于管線的測繪、檢測、清理、修復?
在過去的建設過程中,城市對于地下管網的建設與維護相對薄弱,其中相當部分管道存在泄漏、裂縫、堵塞及塌陷等故障的風險。在絕大多數地方,管道維修檢測依然依賴于傳統(tǒng)人工入管作業(yè),人工作業(yè)效率低且從業(yè)人員要面對極其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和一定的死亡率。
2014年初,代毅創(chuàng)辦博銘維技術。最開始,博銘維技術瞄準了多種特種機器人,在獲得管道巡檢機器人訂單后,公司開始完全專注地下管線機器人的研發(fā),逐漸形成了“城市管網數據信息化+特種機器人+專業(yè)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
2015年1月,博銘維技術獲得來自正軒投資的天使融資。2018年6月,獲得由北極光創(chuàng)投數領投、正軒投資與MDVC跟投的5000萬元A輪融資,在當時是中國特種機器人行業(yè)最大的一筆融資。2019年10月,獲得由中船投資領投、北極光跟投的5000萬元B輪融資。
針對管道作業(yè)環(huán)境艱難的問題,博銘維提出了管網全生命周期服務方案,不僅是管網機器人的設備供應商,更從測繪、檢測、清理、修復四個維度為全球城市提供了管網全套醫(yī)療服務體系。
博銘維技術與中科院先進院建立“城市管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搭建管網數據云計算處理平臺,與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成立聯合測試基地,運用圖像、聲學、電磁學多算法分析各類管網缺陷。業(yè)務涵蓋機器人及AI平臺、工程技術解決方案、紫外光固化修復軟管三大核心領域,為城市提供全套管網生態(tài)系統(tǒng)解決方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于2024年按全球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的收入計,博銘維技術在中國市場參與者中排名第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博銘維技術已發(fā)展成為全球管網特殊空間機器人行業(yè)唯一一家產品及解決方案涵蓋檢測、清疏、修復、電機、AI及紫外光固化修復軟管的公司。
2022-2024財年,及2025年截至3月31日止三個月,博銘維技術的收益分別約為1.62億元、2.14億元、2.49億元及6236.4萬元;對應同期,年度/期間溢利分別為2239.4萬元、3064.3萬元、4015.3萬元、1004.6萬元。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上,“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被列為七大重點任務之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加快老舊管線改造升級”。“十五五”期間,城市更新預計至少能夠完成 4萬億元總投資。重點支持地下管網改造、城鎮(zhèn)老舊小區(qū)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這個行業(yè)正迎來一波新機會。
當前,全球主要城市的地下管網普遍已運行數十年,老化嚴重。比如歐洲不少城市排水系統(tǒng)建于19世紀,維修難度大。歐美日均有強制性管網檢測要求,中國近年來也在推動“城市生命線工程”和“智慧管網”。
全球市政管網檢測與維護市場本就超過百億美元級別,機器人滲透率不到 10%。權威機構預測,未來 5–10 年該細分市場將保持 10–15% 年復合增長。目前大多機器人偏重檢測,未來可邊查邊修(如內壁噴涂、裂縫封堵)。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原文標題 : 深圳小伙賣地下管道機器人:年入2.49億,港股上市,全球唯一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下載】ADI中國三十周年感恩回饋助力企業(yè)升級!
- 1 阿里首位程序員,“掃地僧”多隆已離職
- 2 先進算力新選擇 | 2025華為算力場景發(fā)布會暨北京xPN伙伴大會成功舉辦
- 3 宇樹機器人撞人事件的深度剖析:六維力傳感器如何成為人機安全的關鍵屏障
- 4 解碼特斯拉新AI芯片戰(zhàn)略 :從Dojo到AI5和AI6推理引擎
- 5 特朗普要求英特爾首位華人 CEO 辭職
- 6 AI版“四萬億刺激”計劃來了
- 7 騰訊 Q2 財報亮眼:AI 已成第二增長曲線
- 8 騰訊米哈游押寶的中國AI應用,正在海外悶聲發(fā)財
- 9 a16z最新AI百強榜:硅谷頂級VC帶你讀懂全球生成式AI賽道最新趨勢
- 10 蘋果把身家押在Siri上:一場輸不起的自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