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與 OpenAI“貌合神離”后,微軟還香不香?

2025-10-31 10:49
海豚投研
關注

三、各板塊表現:全面好于預期,但 Azure 沒再有意外之喜

1.1 Azure 依然優(yōu)秀,但沒再驚艷

首先市場最關注的 Azure 業(yè)務,本季營收同比增長 40%,剔除匯率影響增速則為 39%。后一口徑下和上季基本一致,名義增長提升受益于匯率順風。雖然相比公司上季指引的不變匯率下約 37% 的增長,實際表現依舊更好。但在前兩個季度分別達 3pct 和 4pct 的 beat 后,市場對 Azure 的預期和閾值已大幅拉高。

業(yè)績前賣方對 Azure 增速的預期在 39%~40%,而買方資金的預期則還要高 1~2pct。因此,相比市場真實的預期,Azure 本季并沒有真正的意外之喜。

雖然公司不再披露 Azure 中 AI 和非 AI 部分各自的貢獻。但結合業(yè)績前的一些賣方報告,前兩個季度 Azure 大超預期實際更多是歸功于傳統需求的反彈 (AI 貢獻的增速雖在提升,但是預期之中的)。而近期傳統需求雖仍然不錯,但非 AI 需求繼續(xù)超預期向上拉動的可能性也不大。

同時,近期 OpenAI 與 Azure 的綁定程度下降,其對 Azure AI 相關收入的拉動效果可能也有所走弱。

整體上,因 Azure 的增速環(huán)比提速 1pct,且 Azure 外服務器產品的收入增速也扭跌轉升,智慧云板塊本季整體收入$309 億,同比增長 28%,好于市場預期 2.4%。

1.2 全面提價對沖用戶量增長放緩,生產力板塊繼續(xù)平穩(wěn)

細分業(yè)務中重要性和關注度排名第二的商業(yè)微軟 365 云服務(Microsoft 365 Commercial Cloud)本季收入增長了 17%,可變和不變匯率下都較上季小幅收窄了 1pct,表現平穩(wěn)。

從量價角度來看,1)本季商用 M365 的訂閱坐席數量同比增加了 7%,增速較上季度持平;2)平均客單價的同比漲幅則從上季的 11.3% 收窄到 10.4%。

兩者結合來看,在 Office 的用戶滲透趨于飽和,用戶量增長難有看點的情況下,前文提及的近期在 Office 多個產品上的提價,維持了 Office 業(yè)務仍不錯的增長。本季的增速波動,也正是由于同比角度提價幅度的小幅變化。

生產力板塊中的其他業(yè)務, LinkedIn 的收入增速在低位保持平穩(wěn),而 Dynamics 的增長在上季的 “暫時” 高點后也再度回落,沒有特別值得關注之處。

而消費者 M365 業(yè)務的增速本季則繼續(xù)提速到 28%。和企業(yè) M365 的情況類似,本季消費用戶量同比增長也相比上季放緩了 1pct 到 7%,近幾個季度的收入加速增長同樣主要歸功于今年 1 月份對消費版 Office 在 12 年來首次提價的利好(幅度達 30%~50% 左右)。

整體上,雖然核心商用 M365 業(yè)務增長平穩(wěn)中略降,但在消費 M365 強勁提速增長的拉動下,本季生產力流程板塊的整體的營收增速為 16.6%,較上季小幅提速,且同樣小超彭博預期 2.3%。

1.3 個人業(yè)務:沒有指引的那么差

在完全渡過了并表動視暴雪的影響期后,更多個人計算板塊的增長開始回歸常態(tài)。本季度營收增長 4%,沒有公司先前指引的會負增長那么差。但維持在低個位數的增速,意味著仍沒有值得特別關注之處。

具體來看:1)主要的改善點在 Windows 和硬件板塊的收入有所提速到 5%,根據公司的解釋,主要是歸功于 Win10 臨近終止服務期,Windows 需求的集中釋放,此部分收入同比增長了 18%。

2)廣告收入剔除買量之后的增速為 15%,環(huán)比略有放緩,但大體平穩(wěn)。面對 OpenAI 和 Google 等對手的競爭,Bing 并沒有亮眼之處。

3) 游戲板塊則因 Xbox 主機銷售不佳的拖累,收入跌入負增長

四、Capex 投入再度暴漲

雖然業(yè)績前,市場已普遍預期微軟本季的 Capex 支出會再度上調,賣方一致預期放到了 300 億左右。然而實際 Capex(包括租賃)支出達到了 349 億,環(huán)比上季度再度拉高超$100 億,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結構上,如同公司先前的聲明,先前公司 Capex 更多是用于數據中心物業(yè)等長期資產,近期則更多會投到短生命期的設備上。據公司聲明本季 Capex 中近一般是投入到了 GPU 和 CPU 等短生命期設備上。表明微軟開始進入對芯片的拉貨高峰期。

此外,本季微軟的租賃資本支出也高達 111 億,同比高增 71%,使得總 Capex 支出和現金 Capex 支出有很大的差異。這則體現出微軟在數據中心等長生命資產上,更多采用對外租賃,而非自建的。

這對上游的芯片公司,和提供數據中心租賃的服務商都是利好信號 (的驗證)。

五、新簽合同金額暴漲,但也是 OpenAI 的 “大單”

匯總上述各板塊表現,微軟集團整體本季度營收$777 億,同比增長 18%,趨勢上相比上季大體平穩(wěn)、略微有提速,但相比公司上季給出的指引和彭博一致預期的 15%,是明顯超預期的。

除了當季營收增長不俗外,本季公布的領先指標同樣不俗,不過主要也是因來自 OpenAI 的長期大訂單。考慮到 OpenAI 四處簽訂框架性的大訂單,但自身當前造血能力有限,對中長期內這些訂單能否實際完全轉化,海豚還是保持一定謹慎態(tài)度的。換言之,對這類主要因 OpenAI 產生的 “異常” 大單,而不是由眾多客戶共同拉動的常態(tài)下訂單增長,不能 “太當回事”。

具體來看,本季新簽企業(yè)合同金額同比暴漲 112%,公司表示主要是 OpenAI 向 Azure 簽訂的使用承諾合同(并不包括幾天前簽訂的$2500 億承諾)。

因此,待履約企業(yè)合同余額本季增速也拉高到了 51%,達$3920 億,環(huán)比上季增多了 240 億。平均合約年限在 2 年左右,換言之,僅考慮目前已有的未履約企業(yè)合同,就能確保后續(xù)每年近 2000 億的收入。

六、提價、提效、控費對沖高額 Capex,利潤率不降反升

相比不錯但不算特別驚喜的營收表現,本季微軟在成本費用和盈利表現則更加優(yōu)異,市場預期因 Capex 和折舊增漲導致毛利率收窄的情況并沒那么嚴重,而出色的費用優(yōu)化則讓經營利潤最終不降反增。

1)首先毛利上,本季微軟的毛利率為 69%,雖然確實同比下降了 0.4pct,但比彭博預期高出了整整 1.5pct。結合公司的解釋,公司在生產力和云服務多項業(yè)務線上的提價,以及整體經營效率的提速,對沖了更高折舊的影響。

2)費用角度,微軟本季的營銷、研發(fā)和管理費用三費合計同比增長僅 4.9%,相比上季的 5.8% 繼續(xù)收窄,也遠低于營收和毛利潤約 18% 的增速,因此費用率同比來看被攤薄了 2pct。具體來看,營銷費用零增長是主要功臣,而研發(fā)和管理費用則都同比增長了約 8%。

3)整體上,由于對經營費用的控制擠出的利潤率遠多于毛利率的下滑,本季度微軟整體實際經營利潤率整整同比走高了 2.3pct。最終經營利潤$380 億,同比增長了 24%,大幅跑贏營收增速。

不過由于 OpenAI 導致的其他虧損高達 49 億,微軟本季的凈利潤的同比增速就僅有 13% 了。

4)分板塊來看,本季各個板塊的利潤率全面環(huán)比走高。其中承擔了最多 Capex 和折舊的智慧云板塊也靠著優(yōu)秀的控費,經營利潤率環(huán)比提升了 2.7pct。而因提價和業(yè)績觸底的生產力與個人計算板塊,在毛利率上就是同比提升的,再疊加優(yōu)秀的控費,經營利潤率提升的幅度就更高了。

<正文完>

- END -

/轉載開白

本文為海豚研究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獲得授權。

/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提示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海豚研究及其關聯機構之用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yè)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海豚研究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海豚研究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fā)、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guī)例之司法權區(qū)或導致海豚研究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qū)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guī)定的有關司法權區(qū)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創(chuàng)作人員個人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海豚研究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本報告由海豚研究製作,版權僅為海豚研究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海豚研究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i)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fā)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ii)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fā)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海豚研究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利。

       原文標題 : 與 OpenAI“貌合神離”后,微軟還香不香?

<上一頁  1  2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人工智能 獵頭職位 更多
    掃碼關注公眾號
    OFweek人工智能網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