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別與性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復原力存在差異
男性和女性在疾病面前表現(xiàn)出不同的風險暴露、腦病理學和應對能力。
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
7月5日消息
由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Barcelona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 ,ISGlobal)領導的一個國際專家小組,在阿爾茨海默病協(xié)會國際阿爾茨海默病研究與治療促進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 Advance Alzheimer's Research and Treatment)的框架下,就阿爾茨海默病復原力中的性別與性向差異發(fā)布了一項共識聲明,并呼吁在未來的研究中納入這些差異。這項工作已發(fā)表在阿爾茨海默病協(xié)會雜志《阿爾茨海默病與失智癥》(Alzheimer's & Dementia)上。
研究于2024年7月5日發(fā)表在《Alzheimer's & Dementia》(最新影響因子:13.0)雜志上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女性占大多數(shù),且其一生中患病風險是男性的兩倍。由于生物因素(如遺傳風險)和社會構建因素(如教育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保護性和風險因素以及阿爾茨海默病病理和相關疾病(如腦血管。的負擔在性別和性向之間存在差異。
“評估性別(sex)與性向(gender)如何相互作用,對于理解維持認知功能并減少老年人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病理累積的機制至關重要,即復原力(resilience)和抵抗力(resistance)因素,” ISGlobal 研究員、該研究第一作者兼阿爾茨海默病協(xié)會儲備、復原力和保護因素小組主席 Eider Arenaza-Urquijo 表示。
Eider Arenaza-Urquijo
男性和女性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抵抗力和復原力
基于大量文獻綜述,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了失智癥風險在性別和性向上的差異,并指出了在理解特定風險和復原力途徑方面存在的空白。
盡管女性在疾病初期往往具有認知優(yōu)勢,但隨著疾病的進展,她們的認知能力下降速度比男性更快。這可能是由于病理發(fā)展的差異,即所謂的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抵抗力,或者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維持正常功能以及應對已存在病理的能力不同,即所謂的對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復原力。
事實上,女性在初期展現(xiàn)出更強的復原力,能夠更好地應對腦部病理和萎縮,并維持認知功能。這一女性在初期更強的復原力得到了動物研究的支持,這些研究表明 X 染色體在阿爾茨海默病中具有保護作用(女性通常有兩個X染色體,而男性有一個)。然而,當女性逐漸發(fā)展到輕度認知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診斷階段時,這種初期的復原力逐漸減弱,此時她們表現(xiàn)出更高的脆弱性。研究表明,女性在絕經(jīng)后更容易在大腦中異常積聚 tau 蛋白,并顯示出更重的血管病理負擔。
作者提出了多種機制來解釋女性和男性在風險和復原力方面的差異,包括女性中身體活動不足和情感障礙的高發(fā)率,以及生物因素。在這方面,遺傳證據(jù)表明,復原力可能與女性的免疫通路和男性的心血管通路相關。
解決可改變因素
據(jù)研究團隊稱,阿爾茨海默病復原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個體行為上,而沒有考慮到社會和文化因素(如性向)如何影響行為,進而影響風險和復原力。重要的是,隨著女性在教育、勞動力參與以及經(jīng)濟地位和生活條件的改善,性向不平等也在減少,男性和女性之間的認知功能差異可能也在縮小。“保護性因素,如教育,在男性和女性中可能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我們需要了解生物和社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復雜性,以理解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復原力,” Arenaza-Urquijo 指出。
因此,作者呼吁采用對性別和性向敏感的復原力研究方法,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和社會決定因素的復雜相互作用。“更多地關注可改變因素的差異效應將有助于確定某一特定因素對男性或女性的認知或大腦復原力是否具有更大的影響,” Arenaza-Urquijo 評論道。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為了更好地理解性別和性向如何影響對衰老和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復原力,研究人員為未來研究提出了幾個方向。首先,他們強調需要探索不同文化中性別和性向因素的相互作用,同時考慮到影響失智癥風險的人口統(tǒng)計學、遺傳學、社會和臨床差異。此外,他們建議進行多領域和跨學科的研究,以全面理解影響認知復原力的各種因素。這些研究應涵蓋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化學等多個領域,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性別和性向在認知復原力中的作用。同時,研究人員還呼吁開發(fā)新的評估工具和方法,以更準確地測量和監(jiān)測認知復原力的變化。這些工具和方法應能夠考慮到性別和性向的差異,并提供個性化的評估結果。最后,研究人員建議將研究結果轉化為實踐應用,為制定有效的預防和干預策略提供科學依據(jù)。這些策略應針對男性和女性的不同需求,以提高他們的認知復原力,并減少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他們指出,大腦特性(如大腦連接性)中的性別/性向差異作為阿爾茨海默病的復原力因素,其對認知中病理影響的最小化作用仍研究不足。
作者還認為,發(fā)表陰性結果對于避免偏見至關重要,所有研究都應包括按性別分類的結果。最后,他們強調了以非二元方式考慮性別和性向的重要性,并指出應納入LGTBIQ+(即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無性向者、質疑性向者以及性向或性別認同不在這些標簽內的其他人群)群體,因為這些群體往往代表性不足,且面臨著更高的慢性病負擔。
創(chuàng)立于2010年的西班牙巴塞羅那全球健康研究所
性別:通常指的是人們基于生物學特征(如性染色體、生殖器官等)和社會文化因素所被賦予的性別身份。它包括生理性別(Sex)和社會性別(Gender)兩個層面。生理性別是指人們生來就擁有的,根據(jù)生物學決定的性別;而社會性別則是指社會根據(jù)心理特征和社會角色分配的社會性別分類,它會受到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參考文獻
Source:Barcelona Institute for Global Health
Experts show how resilience to Alzheimer's differs by sex and gende
Reference:
Arenaza-Urquijo EM, Boyle R, Casaletto K, et al. Sex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resilience to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Dement. 2024; 1-25. https://doi.org/10.1002/alz.13844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上的醫(yī)療信息僅作為信息資源提供與分享,不能用于或依賴于任何診斷或治療目的。此信息不應替代專業(yè)診斷或治療。在做出任何醫(yī)療決定或有關特定醫(yī)療狀況的指導之前,請咨詢你的醫(yī)生。
原文標題 : 不同性別與性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復原力存在差異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