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要做中國的Waymo?
目標,做WaymoOne那樣的出行平臺;途徑,5GAI無人駕駛技術。
6月6日,無人駕駛公司中智行在北京舉行了媒體溝通會,公布了其“中國5GAI新一代無人駕駛戰(zhàn)略”。當天,中智行主要負責人還對公司定位、團隊建設、5GAI技術和商業(yè)規(guī)劃等作了介紹。
中智行判斷,到2021年,5GAI無人駕駛技術有望實現(xiàn)商用。另外,據(jù)中智行方面透露,原百度高級副總裁、前景馳科技創(chuàng)始人王勁一直在二線幫助中智行,未來希望王勁能加入中智行。
1、定位: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商
“我希望中智行成為中國的Waymo”。
在被問及企業(yè)定位時,中智行聯(lián)合發(fā)起人、總經理陳章寧這樣向《電動汽車觀察家》等媒體表示。具體來說,中智行要做的是和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結合的出行平臺,這是其最終商業(yè)落地模式,類似Waymo旗下的出行平臺Waymo One,陳章寧介紹。
陳章寧
這個目標不小。雖然Waymo One 2018年12月才上線,但在此之前,Waymo作為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已經有近10年的技術積累。而成立僅一年的中智行,想打造中國的Waymo One,憑什么?
中智行的答案是,5GAI技術。
什么是5GAI?中智行技術副總裁兼技術委員會輪值主席張振林介紹,傳統(tǒng)無人駕駛技術的基礎是AI,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等被動地收集信息,再進行深度學習和感知。但遇特殊情況,如特殊天氣,由于傳感器性能局限,車的識別能力就會受限,進而加大安全風險。
張振林
而中智行希望在感知、規(guī)劃、地圖、控制、安全方面,從基礎構架設計開始,將5G技術和AI技術做深度融合,實現(xiàn)車與路、人、車等互聯(lián),讓每輛車都成為信息接收者、轉發(fā)者和處理者,能極大提升無人駕駛車輛出行的安全性。
不過,這些功能,車路協(xié)同技術也可以實現(xiàn),5GAI與之的差別體現(xiàn)在哪?
張振林認為,車路協(xié)同對汽車本身的改造最少,能優(yōu)化成本,但傳感器的價格每6個月就會下降30%-50%,可能剛把一些傳感器放在“路”上,就會有更好、更便宜的傳感器上市。因此,單單通過車路協(xié)同實現(xiàn)自動駕駛并不具有可持續(xù)性。
中智行的觀點是,一方面,要將5G技術與單車智能相結合,另一方面,在5GAI技術普及之前,其與單車智能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互相補充,并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達到平衡。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 阿里首位程序員,“掃地僧”多隆已離職
- 2 先進算力新選擇 | 2025華為算力場景發(fā)布會暨北京xPN伙伴大會成功舉辦
- 3 宇樹機器人撞人事件的深度剖析:六維力傳感器如何成為人機安全的關鍵屏障
- 4 清華跑出具身智能獨角獸:給機器人安上眼睛和大腦,融資近20億
- 5 特朗普要求英特爾首位華人 CEO 辭職
- 6 踢館大廠和微軟,剖析WPS靈犀的AI實用主義
- 7 騰訊 Q2 財報亮眼:AI 已成第二增長曲線
- 8 谷歌吹響AI沖鋒號,AI還有哪些機會
- 9 蘋果把身家押在Siri上:一場輸不起的自我革命
- 10 共探合作新機遇!江門市新會區(qū)(深圳)“AI + 機器人” 產業(yè)對接會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