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再無東京奧運會,日本汽車業(yè)遭遇“消失的一年”
堅持到最后一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終放棄了在2020年舉辦東京奧運會。
2020年3月30日,東京奧運會宣布正式延期至2021年7月23日開幕。在兩周前,安倍晉三與特朗普的通話中還在堅持:奧運會將如期舉辦。但隨后,新冠肺炎在全球進一步蔓延,加拿大、澳大利亞宣布退出,徹底澆滅了安倍的希望。這也是124年以來,首屆延期舉行的奧運會。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永浜利廣認為,如果奧運會延期或取消,2020年的日本GDP將減少1.7萬億日元(約合1125億元人民幣)。如果包括各種拉動效應,將損失3.2萬億日元左右(約合2118億元人民幣)。
對于整個日本經濟而言,這樣的損失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
日本曾希望借助“奧運效應”成為經濟上的強心針,各大企業(yè)也都視奧運會為最好的品牌展現(xiàn)窗口。東京奧運會的全球頂級贊助商共計14家,其中3家為日本企業(yè),且全部與汽車產業(yè)有緊密聯(lián)系,分別為日本汽車制造商豐田、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和輪胎供應商普利司通。
奧運會頂級贊助商/國際奧委會官方
作為全球第二大車企,豐田在自家門口的奧運會上進行了巨大投入。為本次奧運宣傳,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巨頭共計花費的時間已超過5年。2015年,豐田花費8.35億美金(約合人民幣59.3億元)成為了2016-2024年奧運會頂級贊助商之一。
而因奧運會推遲遭受損失的日本汽車產業(yè)巨頭,遠不止豐田一家。
01 奧運經濟“幻滅”
奧運會之于日本的意義也許大于多數(shù)國家。
整個亞洲只有中日韓三國曾分別舉辦過一屆奧運會,日本上一次舉辦奧運會要追溯到1964年。
1964年在東京舉辦的第18屆奧運會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影響,讓該國對本屆奧運會的期待也大幅提升。當年的奧運會,有如日本經濟的催化劑。在1964年-1969年,日本經濟走上了騰飛之路。在這5年間,除了1965年的6.4%外,日本的GDP增速均超過10%。
2013年,東京申奧成功后,東京都政府已經宣稱,從2013年至2020年期間,奧運會預計將會給日本國內增加約15.2萬個就業(yè)崗位,帶來數(shù)千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收益。
全日本都在期待,2020東京奧運會能擁有和1964東京奧運會一樣的經濟“催化劑”的作用。
因此,對于2020年奧運會,日本各界毫不吝嗇地增加了前期投入。
日本最高審計機關會計檢察院(BOM)曾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3財年至2018財年間,與2020東京奧運會及殘奧會相關的項目中,日本政府的總開支為1.0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0.48億元)。
日本東京都和東京奧組委此前公布的東京奧運及殘奧會的預算為1.3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93.5億元),但是據(jù)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道,東京方面的審計人員核算出日本已經為原定于今夏舉辦的奧運會支出達到2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75.42億元),超出預算一倍以上。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0東京奧運會已經從63家日本企業(yè)募集到超過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9億元)的贊助,幾乎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三倍。
而這31億美元中這還不包括頂級贊助商中的三家日本企業(yè)。
盡管“延期”已經比“取消”的結果溫和得多,但損失仍在所難免。
自1960年以來,每屆奧運會的籌備都是超支的,但是憑借奧運會帶來的巨大旅游經濟效應,往往都能“緩”過來。但是,此次的東京奧運會卻因為新冠疫情而不得不延期舉辦,本就巨大的投入將會繼續(xù)增加。本期望能在奧運會迎來經濟增長的日本,眼下卻無法立刻喘息。
此外,奧運會將延期到2021年,那么不可避免的將和世界其他大型體育賽事撞車。原定2020年夏季舉辦的歐洲杯、美洲杯已經確定延期到2021年。2021年本來也是體育大年,世俱杯將于6月~7月在中國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將于8月落地中國。此外,世界田徑錦標賽、世界游泳錦標賽也原計劃于當年夏季舉辦。
在旅游、傳播等方面,東京奧運會都將面臨被分流的情況,這會導致東京奧運在全球影響力大打折扣,相關收入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