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限購能否拉動國內汽車消費?
最近兩天,廣東傳來放寬汽車限購的好消息,令業(yè)界為之振奮,甚至有人認為,中國車市的春天就要來了。
今年以來,國家相繼推出汽車下鄉(xiāng)、降低制造業(yè)增值稅等舉措。這些舉措似乎對促進汽車消費效果并不明顯。國內車市未見止跌回穩(wěn),反而依舊低迷。放寬汽車限購,能否改變這一狀況呢?
國家十分重視汽車產業(yè)
汽車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yè),產業(yè)鏈長、關聯度高、就業(yè)面廣、消費拉動大,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0多萬億,汽車制造業(yè)營業(yè)收入為8.33萬億 ,占比9.26%。
汽車消費在拉動國內消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0987億元,其中汽車類 38948億元,占比達到10.22%。
汽車產業(yè)和汽車消費如此重要,國家對汽車也十分重視。2008年,為了抵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沖擊,國家出臺十大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第一個就是汽車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通過車購稅減半、汽車下鄉(xiāng)、以舊換新等一系列鼓勵政策,中國汽車銷量從2009年到2010年兩年翻了一番,一舉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第一大新車市場。
2015年9月29日,為了挽救低迷車市,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出鼓勵新能源汽車、小排量車車購稅減半征收和加快淘汰黃標車三項舉措,提振國內低迷車市。這是自2009年國家推出振興汽車產業(yè)規(guī)劃以來,再一次出手扶持汽車產業(yè)、擴大汽車消費。為期一年多的三大舉措,促使國內車市止跌回升,重回增長通道。
此輪救市為何效果不彰
受多重因素影響,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今年以來,車市繼續(xù)低迷。甚至出現了連續(xù)11個月銷量同比下跌。業(yè)界許多人士寄望于國家再次推出鼓勵汽車消費政策,以拯救低迷車市。
今年1月29日,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會同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yè)農村部、商務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市場監(jiān)管總局聯合印發(fā)了《進一步優(yōu)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wěn)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指出,2019年,我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外部環(huán)境復雜嚴峻,穩(wěn)消費擴消費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施方案》涉及汽車的內容,包括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優(yōu)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放寬皮卡進城限制范圍、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和優(yōu)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 其中第三條措施指出: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 3.5 噸及以下貨車或者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這一條被認為汽車下鄉(xiāng)政策再次出現。這一政策出臺后,許多車企對汽車下鄉(xiāng)報以厚望,希望能拉動汽車銷售。然而,由于中央財政并不出錢,而是由地方政府自行決定是否拿錢補貼。目前來看,拿錢的地方政府還沒有出現,以致此輪汽車下鄉(xiāng)基本沒有得到落實。
今年4月1日起,國家對制造業(yè)降低3個點的增值稅。許多汽車企業(yè)借機下調了指導價。但是,由于絕大多數在售產品優(yōu)惠幅度很大,降低3個百分點的指導價對終端成交價并沒有幫助,其效果也很小。
放寬限購能釋放多少需求
根據網傳的一份文件,今年4月11日,國家發(fā)改委向有關部門和行業(yè)下發(fā)征求意見稿。其中和汽車消費有關的有五點重要內容:一是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政策。二是已實施限購的地方應加快由限制購買向引導使用改變。2019年和2020年車牌增量指標在2018年基礎上分別增加50%和100%,取消對無車家庭購車的限制,對小客車更新指標的申請不得設置數量限制。三是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施限行限購,已實施的必須取消。四是城市服務領域新增和更新車輛原則上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五是加快發(fā)展汽車租賃市場,鼓勵發(fā)展長租和短租多種租賃模式,并加快新能源汽車在租賃領域的更新消費。
在發(fā)改委官網上查不到這份征求意見稿,也查不到征求意見稿是否已經成為正式文件。但是從廣東省發(fā)布的《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來看,方案提出的逐步放寬廣州、深圳兩地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與發(fā)改委的征求意見稿十分吻合。廣東省的方案還包括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市場、 以及一定過渡期內繼續(xù)執(zhí)行國五標準等。
目前國內實行限購的有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杭州、成都、貴陽8個城市和海南省。
北京2019年小客車指標共10萬個,其中燃油車指標4萬個,新能源指標6萬個。截至今年5月,北京參與燃油車搖號的有322萬人,排隊等待新能源車指標的達到44萬人。
上海對非營業(yè)汽車牌照實施有償拍賣,每個月的額度大約一萬多輛。廣州、深圳等城市大體上每年在10萬輛左右。實行限購的8個城市和海南省每年的新增車輛指標,大約在100萬輛左右。如果指標擴大一倍,能帶來100萬輛的新需求。
但是,也有人懷疑,像北京、上海這樣交通壓力極大的城市,能否放寬限購,還要打一個問號。
根據交強險整理的數據,2018年國內汽車終端銷量為2513.14萬輛,其中乘用車為2154.78萬輛,如果能增加100萬輛的需求,相當于乘用車銷量增加了4.64個百分點。
車市低迷、汽車消費放緩已經成為拉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重要因素。放寬汽車限購,擴大汽車消費,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汽車供需矛盾,對于國內車市去庫存、穩(wěn)消費、止跌回穩(wěn)都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是也要看到,國內汽車保有量基數已經很高,年銷量基數也很高。如此高的基數,國內車市很難出現大幅增長,能做到零增長已經很不錯了。(完)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