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傳感器對于汽車后視鏡測距有什么作用?
很多車友在學車時或已拿到駕照的新手車友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在開車時還是倒車、轉彎、超車時都無法利用后視鏡來測量與后方行駛車輛的距離。這樣往往會導致事故的發(fā)生,為了讓車友們能夠安全的在路上行駛,工采網小編和大家聊聊如何調節(jié)后視鏡如何通過內后視鏡判斷車距以及如何通過超聲波傳感器測量汽車后視鏡與物體的距離來提高行車安全性?
后視鏡通常包括外后視鏡、下后視鏡和內后視鏡,外后視鏡反映汽車后側方,下后視鏡反映汽車前下方,內后視鏡反映汽車后方及車內情況,后視鏡是汽車上不可缺少的配件,為人們的觀察視野提供良好的幫助。
如何調節(jié)后視鏡:
學會判斷車距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把后視鏡調到標準的位置:一般車身占后視鏡的1/4,天空占1/2,道路占1/2就可以了。
如何通過內后視鏡判斷車距;
不同的車型在內后視鏡中觀測到與后車的距離是不同的,而且后車車體在后視鏡中的位置也決定了后車與你的距離,那么對于這些距離我們應該如何判斷呢?
1、以后車前杠下沿與本車后窗下沿重合為準
SUV車身較高,視線很好。此時內后視鏡可將后窗完全映射在鏡片內,雖然后窗面積不小,但是后窗的下沿并不低,這樣就造成反射視線相對較平。當后車前杠下沿與本車后窗下沿重合時,兩車距離為12米。
三廂車在前(普通轎車):由于三廂車型坐姿較低,相對來說視線與地面的夾角很小,外加三廂車后窗角度很斜,因此雖然后視鏡面積和SUV車型相似,但是真正映射出的視野并不算大。觀察后車前杠重疊視線時,輛車相距長達16米。
兩廂車在前:兩廂車后窗角度偏直角,可以使其出現在后視鏡中的視野有所提升。并且車窗面積相對于車身比例較大,因此觀察后視鏡當后車輪已經被蓋住時,兩車距離只有5米左右。
2、以機器蓋重疊視線邊緣為參考
SUV在前:與之前提到的原理一樣,由于車型類型和視線角度的原因,雖然從后視鏡觀察,后車格柵已經被擋住,但此時兩車仍有6.5米的車距。
三廂車在前:同樣的道理,三廂車后窗橫截面積小,并且一些車型尾部上翹,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視線,不過此時距離后車還有一段距離,可達8.5米,算是一個安全距離。
西廂車在前:由于后窗較直,車窗面積較大,這導致后車車前蓋重疊前車后窗下沿時,兩車車距僅有2.5米左右,如果在中高速行駛時,可以輕點剎車提示后車保持車距。
3、視線邊緣與后車前方擋風玻璃下沿重合
SUV在前:雖然此時后車半個車身已經消失在鏡面之外,如果這時你在倒車,大可不用慌張。由于SUV車身高,輛車近距離停放,小車自然會被擋住半個車身,此時兩車相距大約有2.7米左右。
三廂車在前:對于三廂車來說,傾斜的后窗多少會影響視覺上的判斷,雖然同樣是擋風玻璃下沿重疊視線,但是考慮到視線和三廂車突出的尾部,此時輛車相距僅1.5米。
兩廂車在前:這時兩廂車需要注意,如果倒車入庫時,后視鏡中觀察后車逐漸被視線埋沒要非常小心了,因為兩廂車后視鏡內觀察的景象相對直觀。當后車格柵被埋沒進視線后,兩車僅有1米多的距離,并且當視線沒過機器蓋的一半時,兩車相距就已經很近了。
外后視鏡判斷車距為什么不受車型影響,而內后視鏡卻被車型的不同影響如此之大呢?如圖:
各位車主在使用外后視鏡判斷車距時,也不要忽略內后視鏡測后車距離的作用,二者結合使用,就能夠實現精確測距。
但是根據目前現有的技術中后視鏡較為普通,功能單一,無測距功能,只能通過車內的行車記錄儀來觀察物體與前車的距離,而不能觀察與后車的距離,不論該物體是移動的還是靜止的,其在鏡中都是反向的,對于反向的物體是很難判定其距離的。沒有距離感,行車當中的危險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能準確、迅速地反映出車后方車輛、物體離本車之間距離的車用測距后視鏡是十分有益的。為此,工采網技術提出一種超聲波傳感器用于汽車后視鏡測距的應用解決方案。
MaxBotix 超聲波傳感器 - MB7092刷新率為10Hz優(yōu)越的抗聲學和電氣噪聲能力可在雜波抑制在視場內提供大幅度反射的對象的距離信息實時標定、噪聲抑制及額外的過濾確保距離信息穩(wěn)定而且在存在雜波或無噪聲的環(huán)境中能夠檢測到大目標的性能優(yōu)異是要求持續(xù)精確輸出應用的合理選擇。
超聲波傳感器MB7092應用和操作:
自動導航
帶聲學和電氣噪聲的環(huán)境
料位測量
槽準位測量
超聲波傳感器MB7092波束圖: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即日-9.16點擊進入 >>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lián)網展·深圳站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飛行汽車:開啟規(guī);囷w
- 3 誰在為智駕買單?城市NOA滲透背后的用戶分析
- 4 汽車抬頭顯示的智能化旅程
- 5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6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7 奧迪A5L Sportback全新登場,上市亮點探秘
- 8 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9 道通科技,全球汽車診斷市場龍頭
- 10 百度蘿卜快跑:從北大嶼山到香港島:自動駕駛在香港的 “三級跳” 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