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車企年底沖量,經銷商賠本賺吆喝進退兩難

2023-11-03 10:27
百姓評車
關注

金九銀十已經結束,離年底還有兩個月,各家車企又祭出了限時優(yōu)惠的大招,開始全力沖擊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我們已經看到風頭正健的比亞迪已經率先出手,又是新車,又是優(yōu)惠,打響了第一槍,提前搶占了輿論高地?梢灶A見的是,接下來會有各家車企紛紛跟進,前方一波降價優(yōu)惠的組合套路正在襲來。

降價對于消費者來說,自然是好事一件。產品降價了,消費者能夠享受更多的優(yōu)惠和實惠。但是對于車企來說,降價所帶來的影響則有些復雜。如果車企長期依靠降價來吸引消費者,會造成市場混亂。車企疲于頻繁降價,必然對經營情況造成影響。如果企業(yè)一旦不能保持正常的經營,獲取一定的利潤,那么就無法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品牌建設等方式來提高競爭力,進而會影響到整個市場的良性發(fā)展。

而且,車企一味追求銷量目標,增量不增價,也會對經銷商造成極大的壓力,作為整個車市鏈條面對消費者終端的最后出口,經銷商和車企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經銷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在主機廠追求高銷量、頻繁價格戰(zhàn)以及消費需求提前釋放的多重壓力下,面臨著庫存水平居高不下,盈利水平不高等經營難題。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數據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環(huán)比升高,經營狀況恢復不及預期。也就是說,即使在金九銀十的銷售旺季,經銷商的整體經營情況也沒有得到好轉。

10月表現不及預期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fā)布的10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顯示,2023年10月的庫存預警指數為58.6%,較去年同期微降0.4個百分點,環(huán)比上月增長了0.8%,庫存預警指數位于榮枯線之上。這就意味著庫存量高于正常水平,經銷商的經營狀況并未完全達到預期。汽車行業(yè)流通當前正處于不景氣的區(qū)間。

前面我們提到了有很多車企為了沖刺年底銷量,所以經銷商的任務也就增加了。為了完成年度目標并獲得年終返利,經銷商不得不通過降價促銷來刺激銷量,這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經營壓力。

今年8月份,車市出現了淡季不淡的情況。8月,國內乘用車市場零售量達到192.0萬輛,同比增長2.5%,環(huán)比增長8.6%,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從各陣營來看,8月自主品牌零售100萬輛,同比增長17%,環(huán)比增長6%,國內零售份額為52.1%;8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65萬輛,環(huán)比增長10%。從各品牌來看,比亞迪、廣汽埃安、理想、長城、大眾等新老品牌也都是收獲滿滿。

可以說,8月車市銷量“淡季不淡”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場需求。再加上金九銀十是傳統的銷售旺季,促銷力度更大。10月上半月,受中秋節(jié)和國慶節(jié)的疊加影響,車市迎來了銷售高峰。隨著眾多地區(qū)開啟車展和促銷活動,大量客流被相關活動吸引,經銷商的訂單和成交量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在連續(xù)不斷的銷售轟炸之后,市場必將回歸平靜。也可以說車市處于短暫的觀望階段,看接下來各家車企的動作。因此庫存調查數據顯示,有47.2%的經銷商完成任務度在60%至80%之間,但仍有19.1%的經銷商稱其僅完成了半數左右。

賣得越多越不賺錢

有機構預測,10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02.2萬輛,同比增長9.5%。從具體品牌來看,新能源領域,比亞迪10月銷量301833輛,同比增長38.6%,環(huán)比增長5.0%。其中,乘用車銷售301095輛,同比增長38.4%,環(huán)比增長4.9%,這是比亞迪首次單月銷量破30萬,牟足全力沖擊年度目標;理想汽車10月交付首次突破四萬輛大關,交付新車40422輛,環(huán)比增長12.1%,同比增長302.1%,領跑新勢力陣營;小鵬汽車也在發(fā)力,10月交付20002輛,從上月新勢力車企交付榜單的第四位躍升至第二位,環(huán)比增長31%,同比增長292%,刷新單月交付歷史紀錄。

傳統車企方面,吉利汽車公布10月銷量為180706輛,同比增長約19%,環(huán)比增長6%。

表面上看,部分車企的銷量在環(huán)比和同比兩個維度都實現了增長。但表面上的繁榮并沒有傳遞到經銷商層面。

一方面是,經銷商銷售新車越來越不賺錢。此前發(f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布《2023年上半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在經銷商的業(yè)務構成中,今年上半年,新車銷售業(yè)務占經銷商整體營收的80.3%,但貢獻的利潤占比僅為4.9%,遠低于2022年底的19.7%。新車銷售利潤已經由2022年底的19.7%大幅下滑至4.9%。

根據中升集團、永達汽車、廣匯寶信、正通汽車、和諧汽車等汽車經銷商2023年上半年財報來看,這幾家處于增收不增利的狀況。同比2022年上半年的數據,這幾家經銷商毛利率全體下滑,盈利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是,根據流通協會的說法,雖然車企整體銷量增長,但因渠道網絡過密,具體到經銷商銷量卻不增反減。

總體而言,11月和12月,廠家和經銷商進入銷量沖刺階段,在“雙11”、廣州車展、地方購車補貼、車企促銷活動等因素的刺激下,市場需求也將增加,至于說能有多少增量,還需觀察。

百姓評車

現在的經銷商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火爆的市場現象,已經有不少傳統的經銷商轉型新能源,但是大部分新能源車企還處于虧損的狀態(tài),主機廠尚且如此,經銷商基本也是賠本賺吆喝,另一方面,燃油車市場節(jié)節(jié)敗退,體現在經銷商層面就是近三年退網門店已超5500家,其中2020年退網4S店為2362家,2021年退網4S店近1400家,2022年則是1757家。

所以,經銷商的現狀必然會發(fā)生變革。畢竟,賠本的生意是沒有人愿意做的。

       原文標題 : 車企年度沖量,經銷商賠本賺吆喝進退兩難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