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6月22日發(fā)!特斯拉Robotaxi來了,硬剛中國「蘿馬文」?

2025-06-20 11:11
雷科技
關注

這才是馬斯克的超級大招?

馬斯克畫下的大餅,終于有了雛形。

逐漸將事業(yè)重心放在科技和汽車的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發(fā)文稱將在 6 月 22 日開啟特斯拉 Robotaxi 的試運營,但規(guī)模小到僅涉及 10-20 輛 Robotaxi,車型均為搭載全新「無監(jiān)督版」FSD 的 Model Y,6天之后將完成全球首次全自動駕駛車輛的無干預交付——搭載 FSD 技術全程自助操控的車輛直接從生產線直接開到用戶家。

一名海外網友還拍攝到特斯拉 Robotaxi 的測試車,視頻中是一輛無人駕駛的煥新版 Model Y,經過左轉彎時能夠自動識別行人,并準確地執(zhí)行制動和啟動的動作。電車通還注意到,車輛前格柵、前門板處均有「Robotaxi」的標志。

1.jpg

截圖:X

畢竟是新鮮玩意兒,不少海外博主還上傳了遇到特斯拉 Robotaxi 的視頻,他們對主駕駛座沒有駕駛員以及車輛表現(xiàn)平穩(wěn)的能力感到驚訝。

當然,電車通發(fā)現(xiàn)有一小部分網友還轉發(fā)自動駕駛的交通事故傷亡率來「陰陽」特斯拉,奧斯汀當?shù)氐牟糠止賳T也提出延遲試運營的時間,但總體的聲音主要是積極正面的。

去年 10 月,馬斯克在「WE,ROBOT」發(fā)布會中提出設想,未來人們可以擁有多輛 Cybercab,閑置時可以通過將車輛共享到出行平臺運營車隊,讓車輛自己去「打工賺錢」,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投入要遠大于純電動汽車本身。

特斯拉 Cybercab 是「去除人類干預」的終極產品,打造出這款產品的前提是需要特斯拉 Robotaxi 的智能駕駛技術達到最終狀態(tài),至少滿足 L4 級自動駕駛安全要求,能不能在計劃中的 2026 年生產還是個問題。

不過,特斯拉 Robotaxi 已經借助 Model Y 邁出第一步,馬斯克的無人駕駛夢似乎有了可能。

ca7ab12cf1d34065841e71a47d4a1b24.jpg

圖源:特斯拉官方

Robotaxi玩家不少,特斯拉優(yōu)勢不只是便宜

早在 2019 年,馬斯克就表示在 2020 年某個時間,特斯拉就可以擁有 100 萬輛自動駕駛出租車,但很顯然跳票了。

2022 年,馬斯克將特斯拉 Robotaxi 的量產時間定為 2024 年,并表示可以扔掉方向盤或踏板,但在去年 10 月份也就亮相了特斯拉 Cybercab 概念車。

這么看來,特斯拉的 Robotaxi 項目也是近兩年才有些眉目,但在美國本土市場,Waymo、Zoox、Cruise 等都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部署。

其中,Waymo 已經在舊金山、洛杉磯、奧斯汀等地區(qū)實現(xiàn)商業(yè)化運營,每周可以完成超 25 萬次的付費訂單,計劃到明年底擴展至七個美國城市,無疑是特斯拉 Robotaxi 的主要競爭對手。

646ced2fb5104551aaf9929d0de3426b.png.jpeg

圖源:特斯拉官方

根據(jù)高盛發(fā)布的預測,美國共享市場在 2030 年將增至 3360 億美元,Robotaxi 將占據(jù) 70 億美元的份額,而今年的北美 Robotaxi 市場大概擁有 3 億美元的份額。

換句話說,美國地區(qū)對 Robotaxi 的興趣正處于爆發(fā)性增長階段。

對手實力強大,特斯拉在 Robotaxi 這條路注定不會走得舒服,但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斯拉擁有其他友商難以實現(xiàn)的殺手锏:to C 的產品戰(zhàn)略以及強悍的數(shù)據(jù)迭代支持。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Waymo 等 Robotaxi 項目不過是「花一次錢體驗一次」的事,但對于特斯拉 Robotaxi,消費者可以選擇直接買斷這款車,并且后續(xù)還有機會讓這款車為自己賺取收益。

從長期的角度來看,特斯拉 Robotaxi 更像是一個穩(wěn)賺不賠的投資項目。

Screenshot_2025-06-19-15-06-24-54_0b2fce7a16bf2b728d6ffa28c8d60efb_032159.jpg

截圖:X @Sawyer Merritt

不僅如此,特斯拉沒有其他 Robotaxi 車型那么復雜的傳感器套件,傳感器只有簡單的 12 顆攝像頭和 4 顆 4D 毫米波雷達,本身的硬件成本不會太高,更多的是在 AI 和神經網絡處理方面投入。

反觀其他友商,Waymo 采用 16 個含高動態(tài)范圍相機的攝像頭、5 個激光雷達等多冗余設計的感知硬件;Cruise 同樣采用多目環(huán)視系統(tǒng)和多顆激光雷達,還擁有了超聲波、高精度 GPS 等傳感器。

一個采用「攝像頭 + AI」技術路線的供應商,憑什么敢入局對安全要求非常高的 Robotaxi 行業(yè)?

即將試運營的 Robotaxi 搭載的是 HW4 芯片,其算力約為 500TOPS。根據(jù)高工智能汽車的研究報告,能支撐城市 NOA 的芯片算力在 200TOPS 以上,特斯拉的 HW4 芯片完全具備點到點的高階智駕能力。

此外,據(jù)「NotATeslaAPP」報道,特斯拉下一代全自動駕駛(FSD)芯片AI5/HW5,已經進入量產階段,其算力將高達 2000-2500TOPS,遠超 HW4 芯片,可以實現(xiàn)更為復雜的無監(jiān)督 FSD 算法。

其次,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的用戶很多,每日輔助駕駛新增的訓練數(shù)據(jù)超 400 萬英里,這個訓練量完全可以擠入 Robotaxi 行業(yè)的第一梯隊。考慮到 AI 進化速度,特斯拉未來的自動駕駛能力會有更大可能。

換句話說,當其他 Robotaxi 企業(yè)在拼硬件冗余時,特斯拉選擇了軟件冗余這條路線,再加上商業(yè)生態(tài)閉環(huán)這一獨特的殺手锏,特斯拉才有機會改變 Robotaxi 的市場格局。

特斯拉,能戰(zhàn)勝中國的「蘿馬文」嗎?

相比 Waymo、Cruise 等美國 Robotaxi 企業(yè),Apollo、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中國的 Robotaxi 企業(yè)入局的時間不算晚,但要說無人駕駛概念在國內市場爆發(fā),也只是近兩年的時間。

在多個國內 Robotaxi 企業(yè)中,活得比較滋潤的應該是百度 Apollo 的蘿卜快跑。

一方面,蘿卜快跑在百度的扶持下,資金足夠充裕,目前已經部署超 1000 輛無人車。另一方面,借助百度的營銷渠道,增加用戶接觸蘿卜快跑的頻率。

在 Apollo Day 2024 大會期間,百度發(fā)布了第六代無人車頤馳 06,價格為 20.46 萬元,成本僅為主流 Robotaxi 車型的一半左右,而且還具備座椅加熱/座椅按摩等舒適性配置,從而留住更多用戶。

b1ef2516b7cb4b26a98dbd33bd9b5a0e.jpg

圖源:電車通攝制

當時,百度自動駕駛業(yè)務總經理陳卓表示蘿卜快跑會在 2024 年底實現(xiàn)營收平衡,在 2025 年進入全面盈利期。不過,電車通并未查詢到蘿卜快跑是否已經盈利,只是披露截至今年 5 月,在全球累計提供超 1100 萬次的出行服務,在今年第一季度提供超 140 萬次出行服務,同比增長 75%,這個體系確實是國內 robotaxi 行業(yè)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至于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兩家 Robotaxi 的營收都有所增長,但仍存在資金狀況的問題。

根據(jù)官方財報數(shù)據(jù),小馬智行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總營收為 1.02 億元,其中 Robotaxi 業(yè)務收入達 1230 萬元,同比增長 200%,但只占總營收的 12.1%,而且第一季度凈虧損達到 2.714 億元。

354333e76fa447bf837c51590f6f3242.png

圖源:小馬智行

文遠知行在今年第一季度營收 7244 萬元,其中 Robotaxi 業(yè)務收益為 1610 萬元,占總營收的 22.22%,季度凈虧損為 3.851 億元。

兩家企業(yè)都已經完成,通過發(fā)行股票募集資金,但就現(xiàn)在的情況而言,蘿卜快跑無疑是處境最好的一家。倘若特斯拉 Robotaxi 進入國內市場,蘿卜快跑將會是最主要的競品之一。

相比「蘿馬文」,特斯拉 Robotaxi 的優(yōu)勢顯而易見,一方面其純視覺的技術方案讓其制造成本更低,完全可以做到比頤馳 06 的 20.46 萬元更低,另一方面就是特斯拉本身的充電體系以及「車主共享計劃」,更容易形成龐大市場規(guī)模,還不用特斯拉自購車輛。

去年開始就傳出了特斯拉 FSD 入華的消息,今年 2 月底,特斯拉 FSD 終于在中國市場推送,但經過車主實測,F(xiàn)SD目前問題較多,包括但不限于壓實線變道頻發(fā)、公交車道識別失靈、紅綠燈誤判導致闖紅燈……有些車主還因此被扣了分。

Robotaxi 能夠落地的前提是完善的輔助駕駛,特斯拉 FSD 在美國本土市場的表現(xiàn)可能趨于完美,但在復雜的中國路況,仍需要一定時間實現(xiàn)本土化研發(fā)、生態(tài)合作和商業(yè)模式上的突破。

如果特斯拉連這一關都過不了,那別說要挑戰(zhàn)「蘿馬文」了。

Robotaxi能否撐起特斯拉的明天?

電車通留意到,特斯拉的新能源市場地位在動搖。

數(shù)據(jù)顯示,特斯拉在今年第一季度共交付 336681 輛,同比下降 13%,其中 Model 3 和 Model Y 的交付量占比超過 95%,其他車型的交付量僅為 12881 輛。

其中,美國市場的交付量同比下降 13%,德國、荷蘭等國家的銷量跌幅更是超過 50%。

對于馬斯克來說,汽車只是他的事業(yè)之一, Robotaxi、人形機器人 Optimus 等領域都成為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的重中之重,就連發(fā)射 SpaceX 星艦的頻率都比特斯拉新車升級換代更高。

4474204d6c174e4c8048b5592a41ea30.jpeg

圖源:SpaceX星艦

因此,馬斯克并沒有那么在乎特斯拉汽車的銷量下滑了多少,他更在意的是特斯拉 Robotaxi 能否形成新的護城河。

按照特斯拉在美國市場的知名度而言,特斯拉 Robotaxi 還是有機會在美國本土打開一片天地,但在國內市場就不好說了:華為、小鵬等企業(yè)在輔助駕駛領域的表現(xiàn)已經不會輕易「翻車」,而且比亞迪、奇瑞等傳統(tǒng)品牌也在打響輔助駕駛技術的普及戰(zhàn),馬斯克的 Robotaxi 要想在國內市場發(fā)育起來,更需要「在中國為中國」。

(封面圖源:特斯拉官方)

特斯拉文遠知行Robotaxi小馬智行百度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6月22日發(fā)!特斯拉Robotaxi來了,硬剛中國「蘿馬文」?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