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中國車企扎堆海外建廠

2025-07-21 14:18
AutoMan
關注

汽車出口,不僅僅是把車賣出去

中國汽車出口量穩(wěn)居全球第一后,正加速邁入出海2.0階段——不再局限于整車貿易,而是通過海外建廠、技術輸出與品牌深耕構建全球化競爭力。

當?shù)貢r間7月1日,比亞迪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乘用車工廠首車下線;6月26日,小鵬汽車宣布首個海外本地化生產項目在印尼啟動,右舵版小鵬X9將于7月在雅加達投產;今年5月,長安汽車首個海外新能源整車基地——泰國羅勇工廠下線DEEPAL S05。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小鵬汽車國際業(yè)務總經理唐志坤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印尼項目是小鵬在本土之外首個落地的本地化項目,不僅搭建起除整車外的KD全體系能力,更將支撐未來更多市場的本土化布局。

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達到586萬輛,蟬聯(lián)全球第一大出口國的稱號。但長遠來看,只是將汽車賣出去、僅僅關注出口數(shù)據,是不夠的。面對國際市場上地方保護主義、貿易壁壘加劇等挑戰(zhàn),中國汽車產業(yè)的出海邏輯正超越單純的產品貿易維度,轉向“制造本地化+技術輸出+品牌深耕”的立體競爭。

從“賣產品”到“建生態(tài)”

日前,小鵬汽車在印度尼西亞正式推出旗艦車型小鵬X9,并宣布右舵版X9將于今年7月在當?shù)赝懂a,這也成為小鵬汽車全球戰(zhàn)略的關鍵一步。截至今年6月,小鵬汽車已進入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

5月16日,長安汽車泰國羅勇工廠投產儀式暨全球累計產量2859萬輛下線儀式在泰國羅勇府舉行。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長安汽車的目標是到2030年全球銷量突破500萬輛,智能網聯(lián)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300萬輛。據悉,基于全球化“海納百川”計劃,目前長安汽車正加速拓展中國區(qū)域外的五大區(qū)域市場,規(guī)劃海外整車及KD工廠共20個,目前已建成投產KD工廠9個,整車工廠1個。

奇瑞則以十年海外布局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超10家散件組裝工廠遍布東南亞、南美等地區(qū)。巴西安納波利斯工廠生產的瑞虎8等車型,不僅滿足了南美市場的需求,還有效規(guī)避了貿易壁壘,降低了運輸成本。其在當?shù)貏?chuàng)造的就業(yè)機會,同時還提升了品牌的本土化認同度。在歐洲市場,奇瑞更是通過西班牙工廠投產、本地品牌Ebro復興等方式,實現(xiàn)“從貿易出口到本地制造”的升級。得益于本地化程度的提升,2025年前4月,歐萌達和Jaecoo系列在英國、西班牙等地銷量突破萬輛。

比亞迪海外市場的擴張進程也在加快。數(shù)據顯示,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售超47萬輛,同比增長132%,預計2025年全年海外銷售將超過80萬輛。目前,比亞迪新能源足跡已遍布六大洲、全球1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比亞迪在巴西卡馬薩里市郊外投建的新工廠位置,幾年前還是美國福特汽車的工廠,但很快比亞迪就要在以前生產美國燃油車的地方生產電動汽車。按照計劃,比亞迪在匈牙利南部塞格德工廠將于2025年底投產,可生產以中檔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的12款新能源車型。

按照計劃,長城汽車巴西工廠將在2025年年中啟動生產,新工廠除了滿足巴西本土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需求,還將作為長城汽車全球第四大生產基地。工廠將具備三年內生產5萬輛的能力,2025年產量將實現(xiàn)破萬輛。

中國汽車想要在國際化舞臺上取得更長遠的發(fā)展,不僅需要在海外建廠與當?shù)亟洕顚永墸需要維護并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造車新勢力中,小鵬汽車將“品牌先行”作為出海2.0戰(zhàn)略核心。唐志坤直言,“小鵬把建立品牌、建立用戶服務的能力作為第一要務,其優(yōu)先級在內部作為我的考核指標高于銷量指標。”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以“科技公司”定位切入歐洲的小鵬汽車,目前在4萬歐元以上純電車型銷量中已經居于中國品牌首位。據唐志坤介紹,小鵬從北歐起步再進入到德法、南歐、東南亞的拓展路徑,使其建立了更好的品牌認知。

“小鵬汽車起步是在歐洲,我們的產品在科技感、配置、造型、充電優(yōu)勢等方面,在當?shù)亟⒘酥懈叨说恼J知。在歐洲,大家把小鵬跟特斯拉、BBA的車去比。”唐志坤表示,小鵬汽車獨特的創(chuàng)始人IP、品牌故事、科技公司的基因和定位,以及智駕方面的領先都在為出海賦能。

破局全球化挑戰(zhàn)

中國汽車出海,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

圖片來源: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

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fā)展(上海)論壇(GNEV2025)上,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組織理事會成員、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直言,過去全球化時代的成功路徑套用到新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之下的做法已經不再適用。

“當前,傳統(tǒng)全球化合作模式正面臨瓶頸。”張永偉表示,“一方面,整車銷售的壁壘實際在不斷增加,而且由整車慢慢向供應鏈延伸;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供應鏈高度復雜,受到地緣政治、技術壁壘和跨行業(yè)融合的影響,面臨脫鉤、斷鏈的現(xiàn)實風險,繼續(xù)沿用過去的‘品牌出海+整車投資’模式已難以奏效,必須重構合作邏輯與路徑。”

德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中國)首席代表兼總經理張琳認為,歐洲合規(guī)性問題和在國內的合規(guī)性問題有較大不同,前者意味著全生命周期的合規(guī),對于出海來說制度的進一步協(xié)同尤為重要。這也是出海品牌本地化的另一層面,除了市場準入,還包括長期運營、當?shù)毓蛦T形成的文化認同、公司企業(yè)價值認同、市場尊重、供應鏈管理以及生態(tài)圈的共贏。

唐志坤也表示,受限于歐盟、東盟國家不同市場的法規(guī),小鵬汽車的智能駕駛能力尚未完全在海外釋放。目前,小鵬汽車正積極與當?shù)卣疁贤ㄍ苿臃ㄒ?guī)開放,并在德國、中東、中國香港等地進行大量測試和路試,為法規(guī)放開后快速建立領先優(yōu)勢做準備。

“出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政策的挑戰(zhàn),同時也有機遇并存。”在談到海外布局時,國軒高科副總裁熊永華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每個區(qū)域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完善的生態(tài)體系,從原材料到電芯,到系統(tǒng),甚至到電池回收,四位一體形成垂直的供應鏈的整合。”

張永偉認為,有四條新路徑可對當前我國汽車產業(yè)出海模式有所補充。第一,利用中國新車型和增量供應鏈與世界汽車產業(yè)無縫鏈接;第二,推動中國汽車配件產業(yè)和服務體系與世界鏈接;第三,促進海外零部件企業(yè)與中國產業(yè)鏈近距離快速鏈接;第四,關注跨國企業(yè)在中國本土化及成果向世界延伸的變化。

數(shù)據顯示,2025年1—5月中國汽車實現(xiàn)出口283萬輛,同比增速16%。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車合作發(fā)展(上海)論壇上,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國際化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孫曉紅表示,如果按照10%的增長速度預測,今年汽車出口能夠達到700萬輛的規(guī)模,到2030年有希望接近1000萬輛的目標(包括海外生產)。零部件方面(不含動力電池)出口按照每年5%的增長速度,到2030年可以輕松實現(xiàn)1200億美元的出口規(guī)模。

當2030年千萬輛出口目標漸行漸近,中國車企正用“制造本地化、技術標準化、品牌高端化”的組合策略,在全球汽車產業(yè)變革中爭奪規(guī)則制定權。從“出口大國”到“體系輸出者”的躍遷,將是中國汽車實現(xiàn)全球化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原文標題 : 中國車企扎堆海外建廠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