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專利戰(zhàn)打響 , 激光雷達行業(yè)迎來“終局之戰(zhàn)”?

2025-11-10 15:37
智車科技IV
關注

本文來源:智車科技 華夏時報

10月28日,據媒體報道,全球首家達成百萬臺年產量的激光雷達企業(yè)禾賽科技,正式起訴同行圖達通侵犯其專利權。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已受理該案。

這場專利糾紛的核心,指向圖達通在CES2025展會上發(fā)布的新品靈雀E1X與禾賽AT系列產品的技術相似性。

尤為敏感的是,此訴訟正發(fā)生在圖達通沖刺港股上市的關鍵時刻——該公司剛于10月14日獲證監(jiān)會境外上市備案,擬通過借殼香港SPAC公司TechStar Acquisition Corporation實現(xiàn)港股上市。如果成功上市,圖達通將成為繼禾賽科技和速騰聚創(chuàng)之后,第3家上市的國內激光雷達企業(yè)。

然而,借殼上市的“殼”資源如果拖到明年就會作廢,港股留給圖達通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專利侵權爭議:技術路線突變引發(fā)質疑

據知情人士透露,圖達通的靈雀E1X在產品外觀、接口設計、內部掃描架構和光路設計等關鍵方面,與禾賽早前推出的ATX產品表現(xiàn)出明顯的相似性。

從技術指標來看,圖達通靈雀E1X與禾賽科技AT系列產品之間在光機結構、信號處理算法及系統(tǒng)集成等方面存在著技術相似性。

更具爭議性的是圖達通技術路線的突然轉變。圖達通自成立以來一直是“1550nm波長+二維掃描”技術路線的堅定擁護者。

公司CEO鮑君威曾在2022年公開表示,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達到250米是“及格線”,并宣稱在當時“只有1550nm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然而,這一堅持在2025年被徹底顛覆,新推出的靈雀E1X轉而采用了與禾賽AT系列相同的“905nm波長+一維掃描”方案。

禾賽當年提出的判斷是,未來通過持續(xù)提升單光子的探測效率,905nm的探測距離終將超過1550。

侵權指控的背后,還隱藏著更為復雜的因素。據知情人士透露,有證據顯示禾賽科技北美的幾位員工已經加入了圖達通,其中包括一位總監(jiān)級別以上的關鍵人員。

這一人員流動情況為專利侵權指控增添了更多疑云。與此同時,該知情人士還指出,圖達通的被訴侵權產品可能以明顯低于成本的價格在參與市場競爭。

市場格局:從領頭羊到追趕者

圖達通作為全球圖像級激光雷達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期以來主打1550nm技術路線,定位于高端市場,擁有超200項的1550nm技術專利。

在激光雷達市場,圖達通曾有過輝煌時刻。根據公開數據,圖達通在2023年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出貨量中排名第一,市占率高達27.5%。然而,這一領先地位并未持續(xù)太久。隨著禾賽、速騰聚創(chuàng)、華為一眾對手的發(fā)展,圖達通的市場份額不斷被超越。

2024年其市占率下滑至約13%,而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數據,今年8月圖達通在國內車載激光雷達市占率已跌至6.7%,而禾賽科技同期的市場份額8月單月達到了46%,雙方差距加大。

從曾經的市場第一跌至第四,圖達通正面臨嚴峻的邊緣化風險。

行業(yè)格局變化背后是技術路線的市場抉擇。圖達通長期堅持的1550nm路線雖然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但成本高昂,核心材料銦鎵砷的成本是禾賽等企業(yè)采用的905nm路線的2-3倍。

隨著905nm技術路線憑借成本優(yōu)勢在市場上實現(xiàn)快速放量,1550nm路線遭遇市場冷遇。

為應對市場變化,圖達通開始布局“1550nm+905nm”的雙路線。靈雀E1X作為圖達通首款905nm量產機型,兼顧成本與性能,使圖達通成為全球唯一同時實現(xiàn)1550nm高性能與905nm低成本激光雷達量產的企業(yè)。

資本之路:IPO關鍵節(jié)點遇阻

此次專利訴訟正逢圖達通沖刺港股上市的關鍵時期,無疑為其資本化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就在10月14日,圖達通赴港IPO剛獲中國證監(jiān)會備案。

圖達通的上市之路可謂一波三折。2023年,圖達通曾計劃登陸納斯達克,但因股權結構復雜、境內運營實體合規(guī)性問題,最終上市未果。2025年2月,其在港交所的遞表又宣告失效。

此次選擇SPAC模式上市,對于急需融資的圖達通來說至關重要。

“專利糾紛可能直接影響圖達通的上市進程!辟Y本市場資深從業(yè)人士指出,涉嫌侵犯知識產權將直接導致企業(yè)技術獨立性被質疑,這在港股是大忌。

類似的案例在資本市場并不罕見,同樣是今年在港股遞交招股書的海辰儲能,就因為被寧德時代起訴專利侵權而導致其招股書過期。

在汽車行業(yè),也有類似情況發(fā)生。吉利曾指控威馬通過其高管團隊獲取并使用吉利的商業(yè)秘密,相關訴訟成為威馬IPO的“攔路虎”。未能及時獲得資本市場“輸血”的威馬,最終走向破產結局。

圖達通面臨的經營壓力不容小覷。根據公司招股書,2022年至2024年,圖達通虧損分別為1.88億美元、2.19億美元、3.98億美元,累計虧損超8億美元,且虧損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

目前,圖達通的銷售業(yè)績仍高度依賴于蔚來,蔚來的身影貫穿了圖達通早期的發(fā)展軌跡。數據顯示2022全年、2023全年、2024年全年,來自蔚來的收入有5880萬美元、1.10億美元、1.46億美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88.7%、90.6%、91.6%。

然而,對于一家正全力沖刺IPO的科技企業(yè)而言,過度依賴單一客戶將削弱企業(yè)的市場韌性與成長想象力。圖達通還是要多拿訂單,爭取更多客戶,不能形成路徑依賴。

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現(xiàn)金和等價物僅2427萬美元,流動負債卻高達9775萬美元,流動資產凈值僅剩648萬美元,資金鏈風險凸顯。據知情人士透露,極大的資金鏈風險迫使圖達通早在去年4月啟動了大幅裁員,試圖通過瘦身節(jié)流。

專利實力懸殊,圖達通如何破局?

從專利實力看,禾賽科技在全球激光雷達領域的布局頗為深厚。根據智慧芽專利數據平臺統(tǒng)計,截止2024年12月31日,禾賽科技以1784項專利位列全球第二,有效專利1577項。

禾賽AT系列的首款產品AT128于2021年正式發(fā)布,累計獲得來自15家主流汽車廠商超過50款車型的前裝量產定點。

其相關專利布局更是早在2017年就已開始。而ATX作為該系列的新一代產品,于2024年4月推出,已獲得比亞迪、奇瑞、長城、長安等十多家國內頭部車企的幾十款車型定點合作。

相比之下,圖達通的專利儲備相對有限。

在中國智能網聯(lián)汽車激光雷達專利公開量TOP15排行榜中,上海禾賽科技有限公司以226件專利公開量位列第四,上海禾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201件位列第六。

而圖達通在這一榜單上未見蹤影。

行業(yè)未來:從技術競賽到規(guī)模與成本競爭

激光雷達市場整體仍處于高速增長期。然而,行業(yè)競爭已呈現(xiàn)出明顯的頭部集中趨勢。

圖:激光雷達企業(yè)路徑選擇

2024年全球乘用車激光雷達市占率中,禾賽科技居首,華為和速騰聚創(chuàng)分別以排在其后,三者合計占據近六成份額,而圖達通以12.8%跌至第四。

近年來的激光雷達行業(yè)的價格戰(zhàn),也加劇了所有廠商的財務困境。

2020年至2024年,ADAS激光雷達均價從2萬元/顆狂降至2500元/顆左右,平均以每年打6折的方式下降。

目前,主流廠商部分產品已經賣到了200美元/顆,激光雷達邁入“千元機”時代。

在此背景下,規(guī)模效應成為生存關鍵。2025年9月底,禾賽科技正式下線了本年度第100萬臺激光雷達,成為全球首個年產量突破百萬臺的激光雷達企業(yè)。

而圖達通的毛利率表現(xiàn)也不容樂觀。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62.3%、-35%和-8.7%。雖然虧損收窄,但依然未能轉正。而禾賽憑借AT系列產品,尤其是ATX占比的提升,使得毛利率維持在40%以上。

訴訟走向:多種可能與行業(yè)影響

對于這場專利訴訟的走向,法律專家提出了多種可能。北京華標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標田認為,尋求和解與許可是圖達通快速消除訴訟對IPO審核不利影響的關鍵動作!捌髽I(yè)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選擇與訴訟發(fā)起方達成和解或支付專利許可費。”李標田律師表示。

他同時提醒,IPO企業(yè)應按照相關規(guī)定,充分披露涉訴信息,并與監(jiān)管機構、投資者進行有效溝通,說明訴訟的進展情況、對企業(yè)的影響以及企業(yè)的應對措施等,以減少訴訟對上市進程的不利影響。

北京市中聞(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譚敏濤則分析了技術比對的復雜性:“針對‘靈雀E1X’與‘ATX’的相似度,雙方會就產品在外觀、接口、內部掃描架構和光路設計等具體技術特征上進行極其精細的比對”。

譚敏濤進一步指出:“即使宏觀方案(905nm+一維掃描)相同,微觀設計的差異也可能成為是否侵權的關鍵。圖達通在轉向905nm方案時,很可能已經預見到會進入禾賽的專利領地,但其應對準備(無論是法律上還是技術上)似乎未能避免訴訟的發(fā)生。”

從行業(yè)角度看,這場專利糾紛凸顯了中國激光雷達市場從野蠻生長到知識產權規(guī)范競爭的轉變。

根據智慧芽專利數據檢索平臺最新統(tǒng)計,中國頭部企業(yè)速騰聚創(chuàng)、禾賽科技分別以1849項和1784項公開專利數量位居全球前列,遠超國際競爭對手OUSTER(567項)、Luminar(530項),標志著中國在激光雷達領域的全球技術話語權顯著提升。

這場專利大戰(zhàn)不僅關乎兩家企業(yè)的競爭格局,更可能直接影響圖達通的資本化進程。

對于現(xiàn)金儲備僅剩2427萬美元、市場份額持續(xù)下滑的圖達通,能否順利度過此次危機,將決定其是否能夠避免被邊緣化的命運。

激光雷達行業(yè)的競爭已從單純的技術競賽,轉向知識產權的全面布局、規(guī);a與成本控制的綜合能力比拼。

在這個高速增長但淘汰賽加劇的市場中,專利訴訟會成為企業(yè)間爭奪市場份額的重要武器嗎?

評論區(qū)留下您的觀點。

- End -

免責聲明:

凡本公眾號注明“來源:XXX(非智車科技)”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和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原文標題 : 專利戰(zhàn)打響,激光雷達行業(yè)迎來“終局之戰(zhàn)”?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