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挑特斯拉,華為智選車邁入第二階段
文丨劉俊宏 編丨王一粟 華為智選車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 11月9日,華為跟奇瑞打造的首款C級純電轎車智界S7發(fā)布,預售價為25.8萬起。 在發(fā)布會上,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
雷軍:當年買小米手機的用戶,到買車的年紀了
眾所周知,小米公司是2010年成立的,后來直到2011年8月份才推出第一款小米1手機,售價1999元。在當時,小米1的配置足以稱得上旗艦,但售價卻只有三星、HTC等品牌的一半,一時之間,技術宅、發(fā)燒友,認為自己很懂技術的人,都瘋了,覺得拿一半的價格,買到了旗艦手機,太值了
ID.7闖關上市,一汽-大眾還靠油車
大眾純電系列ID.的旗艦車型,終于將在廣州車展期間上市。一汽-大眾的一位工程師告訴汽車像素(ID:autopix),ID.7 VIZZION“車機刷了約七個版本”,是導致這款車延期上市的原因之一
“銀十”旺銷只能靠降價?清庫存仍是未來車市“主旋律”
眾所周知,2023年初爆發(fā)的“價格戰(zhàn)”打亂了上半年車市的節(jié)奏,并持續(xù)影響著接下來的汽車市場走向。不過,隨著“金九銀十”傳統(tǒng)銷售旺季的到來,車市在出現回暖跡象的同時,不少品牌也都創(chuàng)造出“歷史新高”的市場表現
華人運通再獲中東土豪青睞,高合汽車破浪出海
來源:度哥2023年4月攝于上海車展華人運通汽車是什么吸金體質,一而再地吸引中東土豪。11月8日,有知情人士透露,沙特阿拉伯的主權財富基金正考慮向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華人運通投資至少2.5億美元,而華人運通正是高合汽車的母公司
裁員15%至20%?奇瑞捷豹路虎回應來了
圖片來源:度哥2023年4月攝于上海車展 汽車行業(yè)最近寒意不斷。繼蔚來之后,奇瑞捷豹路虎近日也被傳出裁員消息,據多家媒體報道,奇瑞捷豹路虎已于10月開啟了新一輪裁員。 根據內部知情人士的透露,此次裁員并未公開裁員標準,比例約在15%至20%左右,涉及產品工程、質量管理等多個部門
比亞迪降1.8萬元“打樣”,年銷目標令新能源車價大“跳水”
2023年可謂是價格戰(zhàn)最為激烈的一年,這其中有些車企頂住了價格戰(zhàn)的壓力,而有些新勢力頂不住壓力落荒而逃。隨著2023年即將結束,為了保證銷量沖刺全年目標,當前各家車企正積極對價格進行調整,且目前已有4家車企宣布推出降價優(yōu)惠活動,又來了一波價格戰(zhàn)
時代變了,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買合資車了?
縱觀近幾年的國內汽車市場,合資車與國產車的遭遇似乎陷入了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國產車一路高歌猛進,一邊是合資車進入到“跌跌不休”模式,在合資品牌進入國內汽車市場二三十年的時間里,危機感似乎從未像此刻這么大
賣不好怪中國員工,捷尼賽思,韓國驕傲?
2021年4月2日晚,3218架無人機從黃浦江邊升起,于夜空中組成了捷尼賽思的LOGO以及“你好中國”的標語,這一創(chuàng)意十足的操作在當時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而通過這樣的方式,捷尼賽思高調地宣布重返中國市場,風頭一時無兩
車企年底沖量,經銷商賠本賺吆喝進退兩難
金九銀十已經結束,離年底還有兩個月,各家車企又祭出了限時優(yōu)惠的大招,開始全力沖擊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我們已經看到風頭正健的比亞迪已經率先出手,又是新車,又是優(yōu)惠,打響了第一槍,提前搶占了輿論高地?梢灶A見的是,接下來會有各家車企紛紛跟進,前方一波降價優(yōu)惠的組合套路正在襲來
手機已不夠,小米急需一臺汽車
說真的,小米這次的小米14很棒,但是,在華為Mate60系列,蘋果的iPhone15系列面前,再棒的手機,也是勝算不大。在我看來,小米現在的手機已經不夠了,急需一臺汽車,畢竟遙遙領先的友商,汽車已經出貨10多萬臺了,鴻蒙系統(tǒng)已經裝到了10多萬臺汽車上了
Stellantis最終選擇零跑汽車,15億歐元的目的在哪里?
今天一則不怎么意外的消息震動了汽車界,Stellantis集團斥資約15億歐元入股零跑汽車,占股約20%,在董事會有2個席位 。說不怎么意外,是因為Stellantis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儲備嚴重不
在爭議聲中復蘇,燃油車的未來不一定是消亡!
中汽協(xié)數據顯示,乘用車國內銷量9月達到210.6萬輛,環(huán)比增長9.5%,同比增長1.1%。其中,傳統(tǒng)燃油乘用車9月國內銷量134.2萬輛,環(huán)比增長11.4%;今年1~9月,傳統(tǒng)燃油乘用車中,目前銷量仍主要集中在A級,累計銷量688.6萬輛
降價10萬成高端市場常態(tài),價格戰(zhàn)將豪車品牌溢價擊得粉碎?
從年初開始,車企之間的價格戰(zhàn)就愈演愈烈,雖然現在的降價熱度不像3月份那么高漲,但進入到“金九銀十”以來,各大車企也明顯加大了優(yōu)惠力度,畢竟年關將至,如果再不發(fā)力,到年底可就大勢已去了。隨著價格戰(zhàn)的到來
日系車鈴木和三菱敗走國內市場,馬自達會不會步其后塵?
日系車憑借著皮實耐用和省油的優(yōu)勢,在國內市場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也正是因為如此,也讓不少的日系車企選擇進入國內市場。除了我們熟知的豐田、本田和日產,日系車在國內還有馬自達、三菱、鈴木、斯巴魯和大發(fā)等。高端車市場,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和謳歌三大品牌,同樣也是日系車
唯獨在中國下滑,國人對保時捷,沒有愛了?
近日,保時捷官方對外公布了品牌2023年前三季度在全球范圍內以及全球各地區(qū)市場的銷量情況。具體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保時捷在全球范圍內累計交付新車242722輛,同比增幅達到了10%,這樣的增幅對于一個超豪華品牌來說算是比較難得的
“全款買車”刺痛了誰的神經,消費者的訴求其實很簡單
近日,一條豐田4S店銷售人員辱罵消費者的新聞成為熱門。起因是江西南昌的一位消費者在購車過程中,表明全款買車的意愿,然后被4S店銷售瘋狂輸出“買個十萬的車,你叫什么叫?”“我們現在不賣,請你們出去”“不買就滾!”
與新能源汽車相比,燃油車最大的短板是什么?
如果有人問你,相較于新能源汽車來說,燃油車最大的短板是什么?你會怎么回答。是油價太貴,還是能耗太高?又或者是設計不夠前衛(wèi)?發(fā)動機運行時的噪音太大?或許上述這些,都不足以讓燃油車在競爭者屈居下風,真正讓它們在使用體驗上拉開差距的,其實是兩者在“智能化”程度上的差異
25萬級細分市場的爭奪,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2023年的金九銀十,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是一場狂歡。 各家新能源汽車品牌紛紛推出新車型和促銷手段等壓箱底的絕招,全力以赴地沖刺銷量。2023年9月,廣汽埃安交付新車51596輛,同比增長72%;1-
資訊訂閱
- 12025年Q2,全力布局Robotaxi的Uber有哪些底氣?
- 2自動駕駛RoboTaxi“闖五關”:混合運營才能扛起商業(yè)化大旗?蘿卜快跑、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特斯拉、Waymo怎么選?
- 3打臉做空機構,乘車收入暴漲3倍,小馬智行跑得更快了
- 4遠距MEMS/固態(tài)vsTOF近距方案,哪種會成為主流?
- 5小馬智行Robotaxi車輛總數突破500臺:Q2獲BG等至少14家長線基金增持
- 6越野車為什么也要智能化?
- 7通用汽車籌劃重啟Cruise,L4自動駕駛要快進落地?
- 8高德地圖,全面AI化為哪般?
- 9智能網聯新規(guī)將來,全鏈條收緊多個環(huán)節(jié)?安全如何落到每個細節(jié)?車企如何提前布局?
- 10朱華榮拜訪任正非,新央企和科技巨頭又碰撞出火花?
-
凌科芯安LKT4305GM 打造安全物聯網
2025-05-16
-
凌科加密芯片LKT4304在充電樁上的應用
2025-04-11
-
2025年便攜式車載制氧機市場分析
2025-04-10
-
LKT對比認證方案說明
2025-03-13
-
LCS2110R-S單總線協(xié)議說明
2025-03-11
-
加密芯片LKT4110U如何捍衛(wèi)產品的安全,速來了解!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