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投訴
當前位置:

OFweek 智能汽車網(wǎng)

>

市場研究

特斯拉FSD官網(wǎng)顯示“即將推出”?股價暴漲13%!

2024北京車展媒體日、專業(yè)觀眾日均已結(jié)束。整個車展最值得關注的技術肯定是智能駕駛,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中國貿(mào)促會,也為代表著新質(zhì)生產(chǎn)力的智能駕駛更大規(guī)模發(fā)展和落地請來了最強對手! 那就是—

自動駕駛 | 2024-04-30 13:39 評論

地平線巨虧175億:流動負債超400億,資產(chǎn)負債率高達250%

《港灣商業(yè)觀察》施子夫 “獨角獸”公司,通常是指成立不超過10年,估值超10億美元的企業(yè)。而往往這些年輕的資本新秀,都容易獲得曝光度。 3月26日,Ho

2024-04-30 13:31 評論

當一家智駕公司決定爭奪NOA三強

作者 |張祥威 編輯 |德新 不再低調(diào)行事,智駕公司元戎啟行放話要爭奪「NOA三強」。 NOA是Navigate on Autopilot的簡稱,行業(yè)通常稱為領航輔助駕駛,有高速和城市之分。其中,城市NOA更具挑戰(zhàn)性,也是高階智駕的核心之爭

自動駕駛 | 2024-04-29 13:58 評論

商湯“造車”,帶來“真”端到端方案

作者 | 黎   瀾 編輯 | 章漣漪 商湯“造車”,并不是新聞。當然,并不是直接下場制造車輛,而是依托原創(chuàng)AI技術,帶來從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到車路協(xié)同的全棧體系

2024-04-28 14:19 評論

智能駕駛“卷”向城市NOA,以自動泊車為主的縱目科技要如何吸引市場目光?

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 出品|公司研究室IPO組 文|曲奇 近期,智能駕駛相關企業(yè)“扎堆”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先后有小米投資的縱目科技、廣汽旗下的如祺出行、智能駕駛芯片設計公司黑芝麻智能和地平線

自動駕駛 | 2024-04-25 10:16 評論

智能底盤新風起,域磐科技獲近億元融資!

前言:智能電動汽車,其核心要素在于[汽車]、[電動]與[智能]三者的融合。歷經(jīng)十年發(fā)展,行業(yè)已成功攻克電動化難題,而展望未來十年,智能化將成為主導。作者| 方文三圖片來源|網(wǎng) 絡域磐科技獲近億元融資近期,智能底盤公司域磐科技相繼完成了種子輪和天使輪融資,總計融資額接近1億元

2024-04-24 13:50 評論

第二次平臺架構(gòu)之戰(zhàn)

導語 Introduction 架構(gòu)和架構(gòu)的對決,極致化的演進。 作者丨王小西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段永琪 北京車展前夕,除了如火如荼的價格戰(zhàn),正值新能源造車的“二次浪潮”愈演愈烈

2024-04-24 10:52 評論

地平線,開始賺“端到端”的錢

作者 | 朱世耘 編輯 | 章漣漪 “我們是一個披著芯片外衣的軟件算法公司。” 地平線創(chuàng)始人兼CEO 余凱曾在采訪中這樣解讀地平線的優(yōu)勢打法:“在變化中抓確定性,全局是以一打十,局部是以十打一

自動駕駛 | 2024-04-23 09:40 評論

營收增速驟降,縱目科技改道港股IPO遇上智駕價格戰(zhàn)

作者:蘇杭 出品:洞察IPO 2024年3月,汽車市場最引人注目的話題當屬小米SU7了。 2021年,當小米首次宣布造車計劃時,市場上各種聲音層出不窮。而宣布造車后小米首次出手投資的產(chǎn)業(yè)鏈公司中,就包括了一家智能駕駛公司

2024-04-22 16:41 評論

【深度報道】商用車各大細分市場趨勢分析及研判

2023年,在利好因素的助推下,恢復性增長成為商用車行業(yè)的主基調(diào)。展望未來,國內(nèi)商用車市場的前景如何?以燃氣車和出口市場為主的增長風口能否延續(xù)?行業(yè)又將有哪些發(fā)展新風向? 3月26日-28日,2024中國商用車論壇在湖北省十堰市舉辦

2024-04-22 14:05 評論

做生意不掙錢?博世也犯了難

導語 Introduction “人人都不賺錢,如何往前發(fā)展?這是一件很痛的事情。”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杜余鑫 編輯丨段永琪 行業(yè)進程如此之快,發(fā)生于中國車市的各種離奇事件,也早已見怪不怪

2024-04-22 11:13 評論

端到端模型,國內(nèi)智駕企業(yè)必須追上的新主場

前言: 在剛結(jié)束的2023年,眾多車企,包括蔚來、小鵬和理想等,都將城市NOA的開城數(shù)量作為核心競爭指標,并在年底前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然而,這些車企并未在城市NOA領域停步,他們迅速將競爭焦點轉(zhuǎn)

自動駕駛 | 2024-04-19 10:32 評論

大眾終于醒悟,打不過就趕快加入

打不過就加入。 中國新能源汽車頂著輿論壓力向上發(fā)展,站在行業(yè)領先地位,以先進的新能源技術為矛,刺穿傳統(tǒng)汽車多年建立的技術和市場壁壘。2024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這無疑是新能源的一次巨大勝利

2024-04-19 10:23 評論

德國車企為何對中國市場倍加重視

4月14日至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展開了為期三天的訪華之旅。此次訪華,德國企業(yè)高層對同機訪華的代表團席位爭奪非常激烈。德國經(jīng)濟代表團包括梅賽德斯-奔馳、寶馬、拜耳、博世、蒂森克虜伯、西門子等企業(yè)的高管,陣容強大

2024-04-19 09:11 評論

毫末智行的“獨立”大考

文/熊逾格 編輯/陳鋒 自動駕駛公司毫末智行,即將迎來一場大考。 近日,晚點Auto報道稱,長城汽車引入了元戎啟行作為智能駕駛供應商,后者將提供端到端的智能駕駛方案,今年計劃落地三款車型。

2024-04-19 08:58 評論

從汽車到汽車機器人,不用再等100年

圖片|李彥宏直播截圖 ©自象限原創(chuàng) 編輯丨程心 20世紀50年代開始,世界所有的汽車公司都競相開發(fā)操作簡單,功能齊全的理想家庭用車。 1950年,全球汽車總產(chǎn)量首次超過一千萬輛。價格低廉、駕駛方便、油耗低的百姓汽車廣受大眾青睞

2024-04-18 14:09 評論

裁員這劑猛藥,治不了特斯拉的病

近日,全球媒體紛紛報道,特斯拉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在內(nèi)部郵件及社交平臺上宣布將在全球范圍裁員超10%,馬斯克更稱這是“讓我痛恨但必須做的決定”。 對于此次裁員原因,馬斯克解釋為:“隨著公司的快速發(fā)展,某些領域的角色和工作職能出現(xiàn)了重疊

2024-04-18 11:06 評論

中德汽車深度捆綁,美系車最受傷

這是舒爾茨訪華,還是一群企業(yè)家?guī)е鏍柎脑L華? 在德國總理訪華的話題上,中國網(wǎng)友和歐洲媒體,雖然相隔8000公里,卻在精神上達成了高度的思維共鳴。隨著其行程按計劃陸續(xù)完成

2024-04-18 10:41 評論

朔爾茨訪華:中德互利合作是機遇不是“風險”

中德產(chǎn)業(yè)鏈供應鏈深度互嵌,兩國市場高度依存。中德互利合作不是“風險”,而是雙方關系穩(wěn)定的保障、開創(chuàng)未來的機遇。朔爾茨本度訪華,加強中德經(jīng)貿(mào)交流是其首要目標。

2024-04-17 11:05 評論

全國車市動蕩不安,今年我國車市能否會有新突破?

2024年汽車市場無疑是不少汽車廠商車企以及經(jīng)銷商關注的重點,對于很多業(yè)內(nèi)人士來講,畢竟當前全國車市動蕩不安,很多車企希望抓住這一機會為自身創(chuàng)造更大的盈利。當然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機遇當中幾家歡喜幾家愁,

2024-04-16 09:37 評論
上一頁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 251   下一頁

資訊訂閱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