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quán)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AI自動駕駛賽車來了,這屆 AI 行不行?阿布扎比的荒誕比賽和武漢理工的季軍經(jīng)驗告訴你

引言

當《F1:狂飆飛車》里的賽車手在銀幕上耍帥時,現(xiàn)實中一場更荒誕的比賽正在上演。

2024年4月,首屆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自動駕駛賽車聯(lián)賽(A2RL) 舉辦期間,8 輛自動駕駛賽車在亞斯碼頭賽道展開角逐 —— 結(jié)果 4 輛沒跑完全程,剩下的不是在賽道邊 "休息",就是在直道上突然跳 "魔鬼舞步"。前 F1 車手丹尼爾科維亞特看完直搖頭:"這哪是比賽,簡直是 AI 行為藝術(shù)展。"

在2025年7月剛剛落幕的亞洲首個AI自動駕駛賽車賽事——智腦競速極限AI挑戰(zhàn)賽(Hitch Open World AI Championships)中,清華大學奪冠,湖南大學取得亞軍,武漢理工大學獲得季軍。

無人車來也和大伙兒聊聊這個事!

一、阿布扎比 "翻車現(xiàn)場":AI自動駕駛賽車的迷惑行為大賞

阿布扎比的 A2RL 自動駕駛賽車聯(lián)賽,本該是 AI 秀肌肉的舞臺。

組委會給每輛車配了達拉拉超級方程式底盤,550 馬力發(fā)動機能飆到 300 公里 / 小時,95 千克的 AI 系統(tǒng)里塞滿了傳感器 —— 單看配置,說是 "地表最強自動駕駛" 都不為過。

但比賽一開始,畫風就跑偏了。

排位賽時,有輛 AI 賽車在直線加速道突然打方向盤,差點撞上護欄,接著假裝無事發(fā)生繼續(xù)跑,現(xiàn)場解說員強行挽尊:"這是在測試極限避障!" 

更絕的是決賽圈,某車隊的 AI 大概是算錯了路線,干脆開上賽道邊的緩沖區(qū),停在草坪上 "思考人生",直到工作人員上前 "叫醒" 它。

圖源:把科學帶回家

最戲劇性的是那輛 "濃煙舞者"。

在一個高速彎道,它突然猛打方向盤,輪胎摩擦地面冒出滾滾濃煙,緊接著在賽道上原地轉(zhuǎn)了兩圈,仿佛在跳機械舞。

等煙散了,它居然找準方向繼續(xù)跑,只是排名已經(jīng)從第二掉到了最后。

8 支車隊里,4 支在賽前就因系統(tǒng)崩潰退出,剩下 4 支勉強跑完 6 圈(原定 8 圈)。

有觀眾在社交媒體吐槽:"我家掃地機器人都比這 AI 認路,至少不會把自己卡沙發(fā)底下。" 

前 F1 車手科維亞特在演示賽里輕松領(lǐng)先 AI 兩圈,賽后他坦言:"我根本沒發(fā)力,這更像在看 AI 學步。"

這場比賽,最終德國慕尼黑技術(shù)大學獲得了首場比賽的冠軍。

二、比登天還難?AI 賽車要過的三道鬼門關(guān)

別以為 AI 在普通道路上能跑,就能征服賽道。

賽車場對 AI 來說,簡直是 "地獄級副本",每一關(guān)都能難哭算法工程師。

第一關(guān)是 "毫秒級決策"。

人類車手能憑肌肉記憶在 0.1 秒內(nèi)打方向盤,而 AI 要先通過傳感器收集數(shù)據(jù),再用算法計算最優(yōu)路線,光是這個過程就可能延誤時機。

慕尼黑工業(yè)大學的團隊為了讓 AI 敢超車,把決策模型訓練了 10 萬次,結(jié)果比賽時它還是在彎道前慫了 !

—— 就像新手司機面對加塞,明明能搶卻猛踩剎車。

第二關(guān)是 "掌控物理極限"。

賽車過彎時,輪胎溫度要維持在 90-110℃才抓地,剎車溫度超過 600℃就會失效。

人類車手能靠體感判斷,AI 卻得靠傳感器實時計算。

印第安納大學的工程師為了寫防抱死程序,重學了 C++,結(jié)果比賽時 AI 還是在長直道上剎車過猛,差點鎖死輪胎。

第三關(guān)是 "應對突發(fā)狀況"。

賽道上的碎石、前車揚起的灰塵、甚至觀眾席的閃光燈,都可能干擾 AI 的傳感器。

阿布扎比那場比賽,有輛 AI 賽車就是因為陽光直射攝像頭,把紅色信號燈看成了黃色,直接沖出賽道。

相比之下,人類車手瞇眼就能適應光線變化 —— 這是進化了幾百萬年的優(yōu)勢,AI 學不來。

三、從搞笑到靠譜:中國團隊在仿真賽道殺出重圍

就在 AI 自動駕駛賽車在阿布扎比出洋相時,另一場比賽藏著希望。

2025年7月,全球領(lǐng)先的、專注于開源與極限AI技術(shù)的智能駕駛競速賽事——Hitch Open世界AI競速錦標賽(World AI Championships)正式在上海揭幕。

在開源仿真平臺LGSVL搭建的2.5英里橢圓賽道上,各支參賽高校戰(zhàn)隊通過編寫完整的AI競速系統(tǒng),完成高達280公里/小時的模擬自動駕駛挑戰(zhàn)。

經(jīng)過嚴格的技術(shù)評審和成績驗證,比賽最終以清華大學奪冠,湖南大學取得亞軍,武漢理工大學獲得季軍的結(jié)果落幕。

據(jù)介紹,Hitch Open不僅是一場競速,更是一場AI范式的演化實驗。

賽事采用高度開放的技術(shù)標準,鼓勵高校通過極限仿真挑戰(zhàn)突破自動駕駛技術(shù)邊界,旨在推動AI算法在安全、控制、決策等多個維度走出"沙盤",駛?cè)氍F(xiàn)實產(chǎn)業(yè)。

冠亞軍我們就不說了,這里聊聊季軍武漢理工大學 "智馭者戰(zhàn)隊"。他們的秘訣是:先在虛擬世界把 AI 練到 "走火入魔"。

圖片

這支由研究生組成的團隊,在仿真軟件里復刻了張家界天門山九十九道彎,讓 AI 每天跑 500 圈。

遇到急彎,人類車手可能憑直覺切彎,而 AI 會計算出 "外 - 內(nèi) - 外" 的最優(yōu)路線,甚至能預測輪胎磨損程度。指導老師胡杰說:"機械性能到極限時,算法就是勝負手。虛擬賽道練得越狠,實車落地越穩(wěn)。"

他們的 AI 在仿真賽里展現(xiàn)出了 "冷靜":面對虛擬的撞車事故,它會立刻減速觀察,確認安全后再重新規(guī)劃路線,而不是像阿布扎比的 AI 那樣慌不擇路。

這種 "虛擬特訓" 正在成為趨勢 —— 清華大學團隊甚至用游戲引擎搭建了暴雨、沙塵暴等極端場景,就為了讓 AI 學會應對 "黑天鵝事件"。

這些努力不是白費的。2026 年,賽事將從仿真走向真實的天門山賽道。

到時候,AI 不僅要處理急彎,還要應對潮濕路面、突發(fā)落石 —— 這難度,比阿布扎比的平路賽道高 10 倍。

但武漢理工的隊員們信心滿滿:"現(xiàn)在笑 AI 笨沒關(guān)系,等它能在天門山贏人類,就沒人笑了。"

四、結(jié)語:當 AI 學會 "耍帥",賽車會變成什么樣?

有人說,讓 AI 跑賽車是 "脫褲子放屁"—— 人類車手的激情和失誤,才是賽車的魅力。

但阿布扎比的荒誕比賽和武漢理工的嚴謹訓練,其實指向同一個未來:AI 不是要取代誰,而是在逼人類突破更高極限。

就像當年計算器沒讓數(shù)學家失業(yè),反而催生了更復雜的算法一樣,AI 賽車可能會讓人類車手專注于戰(zhàn)略和勇氣,把精準操控交給機器。

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看到這樣的比賽:人類車手制定戰(zhàn)術(shù),AI 負責執(zhí)行,兩者配合跑出比單獨作戰(zhàn)更快的圈速。

至于現(xiàn)在那些在賽道上轉(zhuǎn)圈、休息的 AI?它們就像剛學步的孩子,跌跌撞撞卻充滿可能。

畢竟,當年第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公路上龜速爬行時,誰能想到今天它能在城市里穿梭呢?

總之,無人車來也認為:

下次再看到 AI 自動駕駛賽車出糗,別急著笑。

說不定十年后,你家孩子會指著 F1 冠軍說:"爸爸,那個 AI 車手的過彎姿勢,比人類帥多了!"

親!你說呢?

       原文標題 : AI自動駕駛賽車來了,這屆 AI 行不行?阿布扎比的荒誕比賽和武漢理工的季軍經(jīng)驗告訴你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quán)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